卷一 第377章 蜀王有请! (2/3)
p; 它究竟是维护秩序的利器,还是破坏规则的凶器?
或许,答案不在机构本身,而在执剑之人。
我深吸一口气,眼中恢复冷静,沉声下令:“沈默!立刻按李学政三策部署!”
“周奎!即刻起草安民告示,拿我的帖子去府衙,用最快速度联合发布全城!要快,要稳!
“徐顺!备马,我亲自去一趟唐家堡!长风兄,随我同行!”
……
接下来两日,成都府内的局势演变,果然一如李文博所料。
先是城中几家与通源钱庄有业务往来的票号,门前突然涌来不少储户,嚷嚷着要提现银。
幸亏安民告示贴得满城皆是,又有衙役巡街宣讲,明确只查通源一家。
且官银担保其他信誉商号,这股苗头才被迅速摁下,未成燎原之势。
几乎同时,市面上低价抛售真气晶石的风潮骤然加剧。
价格甚至被砸到了“十八两兑三钧”,显然对方已是狗急跳墙,不顾血本地想要套现。
我得了李文博指点,早有应对。
唐家堡那边,唐不戒听闻我的计划,当即拍板鼎力支持。
调动了大量库藏,并联合数家关系密切的商户,在镇武司背书下迅速设立了数个临时兑换点。
就按市面上的黑市价,不限量收购晶石!
果然,第二天,便有几波形迹可疑之人,拿着数额不等的通源银票前来兑换大量晶石。
他们行事虽隐秘,分散行动,却如何瞒得过沈默布下的天罗地网?
每一笔交易、每一个面孔都被悄然记录在案。
沈默按我的指示,只严密监控,登记造册,并不打草惊蛇。
通源钱庄背后的势力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开始试图从官场层面施压。
接连几日,说项者络绎不绝。
先是成都府一位与我略有交情的通判前来委婉劝说,言及“稳定压倒一切”,连巡抚衙门的参议也借故前来,言语间暗示“适可而止”,“官场不易”。
皆被我以“证据确凿,依律办案,皆为蜀州安宁”为由,不软不硬地挡了回去。
……
转眼便到了正月十三。
青羊宫武林大会召开在即,蜀州有头有脸的武林门派、江湖豪杰几乎都已齐聚成都府。
城内江湖人士数量陡增,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大会之事。
为确保万无一失,我带着李长风,亲自去了一趟青羊宫,察看大会场地筹备。
顺便与蜀中武林人士提前见个面。
全部准备就绪,擂台上的一级禁制封条仍在。
玄素真人亲自作陪,介绍此次大会的方略和宗旨。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