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第一期录制 (3/5)
nbsp; 谢朵尴尬道:
“我也不用了。”
成丞道:
“那行。”
他本来就是随口一提。
接着,四个人走出了休息室,向着录制现场的走去。
——
而此时此刻,选手们正在接受采访。
其实任何类似于选秀类型的节目,节目组都会提前对选手进行下注,有的是资本要捧的,有背景的,也有真材实料,节目组真心要捧的。
这种类型的选手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皇”。
“皇“的典型特征有镜头霸权:剪辑团队会通过增加个人故事线、reaction镜头甚至无意义怼脸拍,强行提升存在感;剧本护航:从分组选曲到淘汰赛制,常出现为其量身定制的“逆袭剧本“;评委双标:导师点评时对其他选手严格挑剔,却对“皇族“的明显失误用“成长空间“等话术。
此外,“皇”也分为不同的类型,有“明皇”与“隐皇”之分,也有“真皇”与“假皇”之别,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皇族”是选秀节目里非常常见的现象。
虽说成丞要做一个公平的《天夏有嘻哈》,但怎么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毕竟《天夏有嘻哈》并不是纯素人的选秀,很多参赛选秀参加节目之前就已经在嘻哈圈内小有名气,甚至功成名就。
对于这些有名气的选手,节目组自然会给予更多的镜头和关注,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不然288位选手,大家都一视同仁,没有一个重点,观众怎么看的下去?
哪怕是纯素人的选秀,想要绝对的公平也做不到,总有长得好看的,长得不好看。
这无关剧本,而是节目组对选手的判断。
在采访阶段,《天夏有嘻哈》节目组就在铺垫这一点,他们通过某个选手的口吻,不经意间点出了几位实力比较强、圈内地位比较高的选手,既为观众提供了看点,也增加了节目的权威性。
毕竟,国内说唱圈的第一、二、三人都来参加节目了,不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节目的含金量?
——
时间来到上午十点半。
终于,《天夏有嘻哈》开始录制了,288位选手已经抵达了录制现场。
只见整个演播厅风格以工业风为主,满满的街头风,舞台中央通常设置巨型LED屏幕,屏幕两侧搭配金属框架结构与霓虹灯管,形成几何切割感。
灯光设计采用高饱和度的霓虹色系,营造另类的“地下俱乐部”般的迷幻感。
舞台地面则跟篮球场类似,搭配着铁网围栏、涂鸦喷绘、滑板等街头元素,突出嘻哈文化的粗粝与真实感,涂鸦中偶尔插入中国风符号,形成文化混搭。
可以说,整个舞台设计非常有嘻哈风。
这可非常不简单,要知道,前世《中国有嘻哈》之所以那么成功,就有舞台设计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