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芳华的三重结构 (5/6)
个疑问,我又去电影院看了一遍电影。
这次看完后,我在影厅哭了,哭了十几分钟,一直到打扫阿姨催促,我才回过神来!
原来芳华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代人的热血芳华,讲的是他们的失败!
何庆芳这个名字,寓意是“何以庆芳华”。
日记本里有一行小诗——何以庆芳华,旌旗映朝霞;只为人民苦,热血洒万家。
何庆芳可以代指伟仁。
因为电影开篇就有刘淼淼跟姥爷的争论,刘淼淼说很多事都怪他。
后面刘淼淼污蔑何庆芳,其实就是某个群体在污蔑他!
何庆芳也可以是一代人的泛指,代表了曾经的同志和人民。
电影在第76分钟,在刘淼淼取得成功,观众情绪最高昂的时刻,突然安排何庆芳腐化堕落的剧情,并不是简单的讽刺刘淼淼。
而是让大家感觉难受,感觉悲伤,感觉人的理想和信念被击垮后的痛苦和不甘!
前一秒大家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下一秒就要迎接这种悲伤!
这种情绪落差,或许就是当初同志们的不甘!
他们差一点就成功了!
也只有观众感受到了痛苦和不甘,才会对他们的失败感同身受,才会一想到伟仁,一想到曾经的同志们就想哭!
才会明白格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虽然几十年过去,当年的斗争成果,也不知道还剩下多少。
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继续走下去!
就像电影最后结局里,在烈火中焚烧的“芳华”!
我们要成为的,就是电影谢幕时,跟着何庆芳跳舞的小孩子!
这也是江导的巧妙安排,把何庆芳带着小孩子一起跳舞的画面,安排在谢幕时。
这寓意着美好的结局,也跟国际歌里的“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是相互呼应的。
我终于明白了,芳华是三重结构,从励志到讽刺,再到激励,这才是完整的芳华!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很多隐喻,比如何庆芳断了右手之类的,这些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去看其他人的分析。
在这里,我把电影里何庆芳写的一篇日记,完整的摘录了下来,分享给大家。
希望大家能感受到那一代同志们的信念,也受到一些激励。
【1976年3月2日。
今天排练新舞蹈,我的动作又慢了半拍。
王老师皱着眉说:“何庆芳,你要多用点心!”
几个同志偷偷笑了。
我知道自己基础差,是从农村来的,手脚不比别人灵巧。
但我不怪大家,更不怪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