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10章 专业考据,大胆设想 (3/5)

    “江总您太优秀了,我认识的后辈都配不上,哪里敢随便开口。”

    大家寒暄了几句,江一锋便想给刘慈心介绍一下。

    刘慈心主动说道:“崔老师我知道,您是国内电磁超材料以及计算电磁学领域的顶级专家。

    您的文章我拜读过,虽然看不懂,但大为震撼!”

    崔鉄军是国内电磁研究领域的大佬,未来的院士,是东南大学的教授,也在燕大任客座教授。

    江一锋找了关系请他过来,是为了指导电影的拍摄。

    在环太平洋大电影中,人类发现群君的蠃鱼之后,利用电磁干扰原理,建造了一个环太平洋的干扰屏蔽磁场,让蠃鱼迷失了方向,暂时找不到攻击目标。

    这个巨大的干扰屏蔽磁场,在电影里要如何展现出来,就是很关键的事情。

    不是说脑袋一拍,随便建造一座信号塔,就把这个屏蔽磁场给搞出来了。

    那样太儿戏了,既没有代入感,也没有震撼感。

    刘慈心只是作家,里也没有描述具体的构建装置,只是一个脑洞设想。

    江一锋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还是要请专家来给出意见。

    先专业考据,再大胆设想,这就是大导演该有的态度和能力。

    崔鉄军在摄影棚内参观了一圈,听完江一锋的讲解后,说道:“现实中的地球磁场主要由地核外层的液态铁镍对流运动产生的电流系统形成。

    要“扰乱”或“屏蔽”整个太平洋的磁场,这个装置必须能产生一个强度足以暂时抵消或扭曲本地磁场的相反磁场。

    我首先想到的是超导技术。

    只有超导线圈才能产生足够强大且可持续的磁场。

    另外要勘测地磁节点,进行节点锚定。

    太平洋板块边缘的地质活动带可能是地磁场的“薄弱点”或“节点”,装置可以在此处注入能量,以撬动整个区域的磁场。

    最后要展现出共振效应。

    装置不是蛮力对抗整个地磁场,而是通过精确计算,向地幔甚至地核发送特定的电磁脉冲,引发共振,从而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放大其效果。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能量,要实现这个设想,消耗的能量非常巨大,不是现有科技能做到的。”

    崔鉄军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提了几点建议。

    江一锋听完后,顿时有了灵感。

    他的具象天赋起了作用,脑海里生出了屏蔽装置的相关画面。

    江一锋说道:“按照崔老师您的要求,屏蔽装置不是一个单一的巨塔,而是分布式、网络化的系统结构,这样才能够覆盖整个太平洋。

    我们暂且将这个装置命名为“困龙锁”。

    困龙锁的整体形态应该是一个“太空-海面-海底”的三重网络结构。

    第一重是太空轨道能源站。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末日:财阀太子,开局反派巅峰! 试错沦陷 终于联系上地球,你说不要回答? 重生后,权臣日夜向我求名份 说好机甲战斗,结果你肉身爆星? 篮球之路从与大黄同行开始 那些突然穿越的朋友 诡异降临:开局拥有万亿冥币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相关推荐: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星星住过的爱情 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 重生之渡劫失败999次后:我开始无敌了 医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