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伦敦日 (3/5)
顶下,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宋兴熙拿着导览手册,指着远处的罗塞塔石碑:“先去看那个,解密古埃及文字的钥匙。”
李辛怡跟着人流往前走,忽然被展柜里的东西吸引住脚步——那是个青铜酒杯,杯身上刻着细密的云纹,和她老家博物馆里展出的汉代文物几乎一模一样。玻璃展柜的说明牌上写着“中国,公元前2世纪”,底下还有行小字:“捐赠者:A·W·弗兰克斯,1860年”。
“怎么了?”赵尹辰走过来,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声音轻了些,“是觉得眼熟吗?”
李辛怡点点头,指尖轻轻碰了下冰凉的玻璃:“我爷爷以前收藏过类似的,他说这种酒杯叫‘爵’,是古人喝酒用的。”她忽然想起爷爷讲过的故事,说很多老物件在战乱时流落到海外,“原来它们在这里啊。”
肖暖和宋兴熙也走了过来。宋兴熙看着说明牌,眉头微微皱起:“1860年,刚好是……”他没说下去,只是伸手拍了拍李辛怡的肩膀。
肖暖指着不远处的展柜:“你们看那个!”那里摆着件青花瓷器,瓶身上画着仕女图,笔触细腻得能看清衣袂上的褶皱,“和故宫里的同款,我去年在纪录片里见过。”
赵尹辰拿出手机,对着瓷器拍了张照:“等回去给我爸看,他最爱研究这个。”他忽然笑了笑,“说不定他能认出这是哪个窑口的。”
四人慢慢往前走,在巨大的石雕前驻足,在泛黄的手稿前惊叹,在木乃伊的棺椁旁讨论古埃及的神话。李辛怡看着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文物,忽然觉得很奇妙——几千年前的人们从未见过面,却通过这些器物,在同一个空间里相遇了。就像此刻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却在异国的博物馆里,分享着同一份震撼。
走到中国馆时,宋兴熙忽然指着角落里的展柜:“快看那个!”里面放着个小小的陶俑,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像不像辛怡?”
李辛怡瞪他一眼,却忍不住笑:“明明更像你小时候!”她凑近看说明牌,“唐代的,比我们早了一千多年呢。”
肖暖拿出手机,把李辛怡和陶俑拍在同一张照片里:“发给林晓,让她评评理。”
群里很快有了回复,林晓发了个捧腹大笑的表情:“别说,还真有点像!特别是那个倔倔的表情!”后面跟着王周宇的附和:“+1,辛怡炸毛的时候就这样!”
赵尹辰看着李辛怡气鼓鼓打字反驳的样子,忽然觉得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她脸上的样子很好看。他想起大学时,他们去省博物馆参观,李辛怡也是这样,对着一个唐三彩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说以后要去西安看兵马俑。
“想什么呢?”李辛怡转头问他,手里举着刚买的纪念币,“这个龙纹的好看吗?想给周天明带一个,他不是属龙的吗?”
“好看,”赵尹辰点头,“再买个虎纹的,张晓弛属虎。”
宋兴熙正对着一个青铜器拍照,肖暖站在他旁边,帮他调整手机角度。阳光从他们身后照过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古老的石板地上,像幅安静的画。
离开博物馆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广场上的鸽子依旧懒洋洋的,宋兴熙摸出手机查地图:“附近有个公园,要不要去野餐?我早上带了三明治和水果。”
“好啊!”李辛怡立刻点头,“我还想买支冰淇淋,刚才看见门口有卖草莓味的。”
赵尹辰拎起沉甸甸的帆布包,里面装着他们买的纪念品——给罗紫颖的书签,给林晓的手链,给王周宇的威士忌巧克力,还有给周天明的龙纹纪念币。他忽然觉得,这包沉甸甸的,不仅是礼物,还有沉甸甸的惦念。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