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二章 天方夜谈(下) (2/3)

派遣留学生去英、法、普等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

    奥地利与俄国和奥斯曼是世仇,所以并没有直接派遣留学生。

    此外,他还创立了两所军校,一个效仿拿破仑创建的奥斯曼军事科学院,另一个是专门培养鼓手和乐师的帝国音乐学院。

    马哈茂德二世甚至效仿彼得大帝,反对大臣们留胡子,并且给愿意剪掉胡子的人重奖,抛弃奥斯曼人传统的长袍,改穿西式军服和马裤,甚至为了改变奥斯曼人缠头巾的习惯,特意发明了菲斯帽。

    菲斯帽,一种成圆筒状的毛毡帽,通常会带着一串流苏,如果军人或者官员上面再绣上新月标志。

    1834年之后,马哈茂德二世又恢复大使制度,并创办了奥斯曼帝国第一家报纸《奥斯曼箴言报》。

    在第一次土埃战争败给默罕默德·阿里之后,马哈茂德二世快速地重建了奥斯曼海军,甚至还建造了此时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列舰“马哈茂德”号。

    并且效仿西方建立兵工厂,研制新式枪炮,鼓励工商业发展。

    只不过随着马哈茂德二世改革的深入,他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有教团鼓励地方官发动起义,甚至是派人暗杀苏丹和他身边的重臣。

    同时,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再加上奥斯曼帝国国家危机的不断加重,国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

    奥斯曼帝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复杂程度,并不逊色于奥地利帝国,尤其是在内忧外患的加持下,让马哈茂德二世的改革举步维艰。

    天方教内部的数个教团,也公然反对马哈茂德二世的改革,因为改革触碰了太多教团的利益。

    虽然奥斯曼帝国在国际战争中屡战屡败,但是平民却只觉得是苏丹无能。

    民间依然十分看不起欧洲人,甚至有人出高价购买白人奴隶,以扬奥斯曼国威。

    在奥斯曼人眼中,阿尔巴尼亚人=卖臭水的人,荷兰人=奶酪贩子,法国人=没有信仰的家伙,奥地利人=亵渎神明的异教徒,俄国人=疯狂的异教徒,英国人=不信神的傻子,意大利人=奴隶的后代,西班牙人=懒惰的猪,波兰人=傲慢的异教徒。

    西有奥地利帝国,北有疯狂的俄国人,这两个国家让奥斯曼帝国数百年来,不得不在边疆流血。

    每一任沙皇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发动一次俄土战争。

    而奥地利帝国,一直都将奥斯曼帝国视为心腹大患,虽然双方没有爆发过大规模战争,但是小摩擦从来没有中断过,与奥地利帝国临近的省份,对奥斯曼帝国来说都是负收益的地区。

    英法一直在挖奥斯曼人的墙角,希腊,阿尔及利亚,就是他们的杰作。

    而现在英国的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居然声称要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埃及人,并且准备给他们建立一个国家。

    帕麦斯顿的计划是这样的:人,大家出,地,奥斯曼出。

    马哈茂德二世真是恨不得立刻将这个异教徒,切断手脚丢进红海里去喂鱼。

    奥斯曼帝国内部,还有默罕默德·阿里,这个害群之马。

    “我是罪人吗?”马哈茂德二世问道。

    “不,您是这世上最伟大的苏丹,我愿意誓死追随您。”费尔·恰克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宗室子(科举) 人类之光安布雷拉 人在死神,开局无限剑制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诱婚成瘾
相关推荐:
宗室子(科举)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 盛世风云铁马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