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乐观派 (3/7)
友记》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很多人通过这几年的追剧,已经把《老友记》里的这几个人,当成自己熟悉的朋友了,只要还是那个风格,他们就会一直看下去,基本盘太大了。”
陆严河说:“对了,那跳起来剧场怎么样了?”
陈思琦说:“比较稳定,有大明星领衔主演的,收视率就能够来到1.2%以上,观看人次也平均能够多个五百万左右的量级,正常情况下,收视率也稳定在了0.8%左右,每一部戏,平均观看人次都超过了八百万,可以说是大获成功的一次尝试了。”
陆严河:“那就好。”
“我们《跳起来》杂志也被跳起来剧场带动了销量,现在平均每一期的销量可以达到四十万册。”陈思琦说,“尤其是有一期杂志,因为有一篇明音的短篇被提前预定,要由跳起来剧场改编,由章若之主演,那一期杂志的销量甚至突破了45万册,《情书》让章若之一夜成名,粉丝很多。”
陆严河点头。
“很强啊。”
“其实这背后,江印出版社有很大的功劳。”陈思琦说,“你知道他们这几年在做一件什么事吗?他们跟全国各个学校旁边的书店、兰森便利店都建立起了联系,有了一个巨大的铺货渠道,让我们《跳起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容易被买到。我们这本杂志,初中生和高中生是很大的一个购买主体,他们手机被管控得很严格,不能像大家那样在网上下单,所以,只能从学校附近买。有了这个铺货渠道,基本上都没有浪费掉任何一个我们《跳起来》的营销点了。”
“营销点?”
“我们每一期杂志都一定会做几个营销点,去吸引大家的关注的。”陈思琦说,“我说,我永远不想让《跳起来》变成一个吃老本的杂志,像你手上这一期,营销点有三个。第一,江玉倩关于主演电影《电话》的独家专访;第二,来自《跳起来》一万名读者票选出来的《偶像时代》本年度天星榜排名预测,包括来自十家权威媒体的分析;第三,石夏老师最新创作的短篇《有生》。”
陆严河点点头。
“我要求他们每一期杂志,都一定要有几个会带动一部分群体一定会购买这一期杂志的点。”陈思琦说,“只有这样,《跳起来》才不会慢慢地陷入倦怠,要知道,一本销量已经达到四十万册的杂志,其实你不怎么认真做,成绩也还是会很好的,但久而久之,大家看这本杂志就不会觉得有意思了,一定要总是有新东西给大家的。”
陆严河点头。
他其实很赞同陈思琦的这个想法。
在这个时候,你无论创作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道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一定要有一点只有你这里才有的东西,否则,人家为什么要来看你的东西呢?
“那个——”
一个略带着几分试探性的声音忽然在他们两个人耳边响起。
陆严河和陈思琦同时抬头,一个长相很清丽、整体风格颇为文艺的女孩站在过道,微微弯腰看着他们。
坐在他们后面的邹东立即站了起来。
“抱歉——”邹东准备阻止这个女孩打扰陆严河和陈思琦。
女孩对陆严河和陈思琦说:“我是江月,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是去《大海》剧组拍戏的,你们两位也是去《大海》剧组探班的吗?”
陆严河确实不认识眼前这个女孩,但是,他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他在《大海啊我呸》的演员名单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