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长记性(八千字更新!) (2/9)
/>
“你觉得学生是这部电影的观影主力军吗?”
“我觉得是。”刘毕戈说,“只有学生那个年纪,才会真正地感同身受,你这部电影在讲什么。说实话,人到了三十岁以后,生活里柴米油盐酱醋茶,心的感知力都钝了,你也不能再指望他们像十几岁的时候那样怦然心动。”
陆严河:“你是在说你自己吗?”
“滚。”
两个人相视一笑。
其实他们都懂,刘毕戈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陆严河在看到《星星上的花》这样明显在电影艺术上没有太多追求的电影,仍然会有一种威胁感?因为陆严河也很清楚,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人人都忙碌不已,疲惫不堪,比起从一个把表达藏在心底的电影,大家宁愿跟着一个大开大合、情绪起伏更直白的电影,在电影院里忘记现实,被电影情绪渲染。
陆严河清楚地知道,也许《情书》是根本没有办法在票房上跟《星星上的花》匹敌的。如果《星星上的花》这部电影质量,真的呈现出了它预告片里的质量,陆严河可以预感到,这部电影的票房肯定会很不错。
刘毕戈说:“其实你这部电影挺费力不讨好的,对于喜欢文艺片、艺术片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太商业、太好看、太直白,对喜欢看商业片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又太晦涩、太文艺。不走到某个极致,可能两头都不讨好。”
陆严河点头。
刘毕戈一点没说错。
他说:“可是,这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对吧?”
“嗯。”刘毕戈点头,“它是一个好故事,如果这个项目找我来做导演,我想我也不会拒绝的。”
陆严河:“嗯,那就行了。”
刘毕戈笑着说:“严河,这是你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你不担心要是票房成绩没有达到大家心中的预期,会让别人对你失去信心吗?”
“这么容易就对我失去信心,那就赶紧趁机失去吧。”陆严河说,“我不能为了让这个市场一直对我保持信心,就从此都打安全牌,事实上,在这一行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安全牌,不是吗?再牛逼的导演也可能翻车,再大牌的演员也有烂戏。”
刘毕戈:“你还没有翻过车。”
“所以大家对我现在有一种虚妄的信心。”陆严河也很无奈。
刘毕戈:“所有冒出来的新星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而且,你过去的履历太辉煌了,没有一部败绩,那这也不怪别人对你后面的新戏抱有期待。所以,要是《情书》的票房太一般,你这个不败神话的光环就不存在了。”
陆严河说:“那你觉得《情书》的票房会很一般吗?”
“要看你拍成什么样子,也要看这部电影是什么定位。”刘毕戈直言不讳,“如果你把这部电影拍成那种特别煽情的狗血片,说不定以你和陈碧舸的号召力,还是能号召出个几亿的票房来的。要是拍成一部文艺片,那就得好好找定位,找到它的观众了。”
《情书》这个剧本要是想拍成狗血青春片,也是能拍的。
陆严河:“狗血是绝对狗血不起来的,要是拍狗血了,碧舸姐第一个不演,我也不会演。”
“那就得好好做宣传了,可千万别为了首日票房,搞那种欺骗性宣传,让人以为这部电影是那种电影,你把那些观众骗进电影院,他们只会骂骂咧咧地出来,然后把你这部电影的口碑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