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怕个屁(八千字更新,求月票!) (2/8)
这种时候,陆严河肯定是不能拿乔的。
他说:“梓妍姐,你帮我谈吧,就说我正在拍戏和上学,实在抽不出空来,哪一家拿出来的合作方案最优,我们就跟哪家合作。”
陈梓妍:“他们都会派出至少是总监级别的高层来跟我们谈,你不想趁这个机会跟他们认识吗?跟他们认识,对你也有很大的好处。后面无论是你自己演戏,还是你编剧其他的作品,都要跟他们打很多交道的。”
“不急于这一时,梓妍姐,主要是我出现在场,你也知道我对这些不了解,容易露怯,仍然看出虚实,不一定给出那么高的条件了。”陆严河自己已经做过分析,“你全权代表我去对接这些事情,到时候真需要有个转圜的地方,也可以说我不满意,他们也不能说些什么,相反,如果我跟你一起出现,到时候他们就真能看出来我全在仰仗你了。”
陆严河的分析让陈梓妍大为感慨——陆严河才短短两三年,竟然就快出师了。
他对自己的自知之明,几乎到了一种过于理性的地步。有的话,陈梓妍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说出口,而陆严河却可以自己想到这一层。其实,陈梓妍也是不希望陆严河马上就出面的——之所以还来问陆严河,是相比起这件事,陈梓妍觉得更重要的不能让她和陆严河之间出现不好的误会。
如果她不问陆严河就直接自作主张地替陆严河出面做主,到时候有心人跟陆严河说一些挑拨离间的话,也许就会给她和陆严河之间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圈内将艺人蒙在鼓里、自己攫取额外利益的经纪人不在少数。
陈梓妍不是这样的经纪人,也不能被误以为是这样的经纪人。
前者是品行的问题,后者是人情世故的问题。
陈梓妍在跟各个合作方沟通合作事宜的时候,也在适时地放出一些关于陆严河的近况。
于是,陆严河接拍了一部新人导演的文艺片的消息,慢慢地流传了出去。
陆严河现在这个阶段去接拍这样一部电影,就像当初去拍《六人行》一样,从舆论的角度,肯定是负面多于正面。
没有办法,国内的影视市场就是这样。影视项目是有分级的,演员也是有分级的。如果陆严河是像颜良那样刚走红的男演员,他接拍《暮春》这样的电影是好事,是电视剧演员像电影演员转型,大家都会鼓励,看好。但是,他是陆严河,已经不是刚走红的新人了,他应该出现在大制作或者名导的作品里,而不是一个新人导演的文艺片里。
如果不是因为陆严河才刚刚拿出一部打了所有人脸的《六人行》,这个消息一出来,负面的评价肯定会第一时间如潮水一般涌上来。
但因为有了《六人行》,这种不太好看的议论声只在小范围流通。
-
何英姿正在因为红河奖没有给郎侠提名这件事而耿耿于怀,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眼珠子一转,马上就去打听这部电影了。
“新人?文艺片?真的?”何英姿听说以后,怎么都无法理解,“不会吧?”
对方却言之凿凿,说:“是真的,已经确定了。”
何英姿差点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来。
“陈梓妍这是在做什么?竟然给陆严河接这种电影?”何英姿语气中难掩嘲笑,“难道她就不能给陆严河接个好一点的电影吗?国内这么多大制作电影,以陆严河现在的行情,也不至于轮不上他吧?”
“可能是想冲奖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