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史前及夏商周等历史梳理 (2/7)
人类进行思想启蒙教育,他教会人类认识自我、环境和世界的基本方法,并且开创《易经》学说,教导人类“阴阳聚合生万物”的理论。《易经》的基本理论是“天地本虚无,幽玄微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万物”,也就是说宇宙万物本来虚无,但是在冥冥幽暗中深藏萌发滋生的太极。太极即在神秘力量的作用下生成两仪即阴阳,阴阳是两种构成事物的最基本的因子。两仪生成四象,即阴阳在神秘力量的作用下演变出四种事物存在的大环境和条件。四象生八卦,即四象在神秘力量的作用下演变出八种事物的基本类型。八卦衍万物,即通过八卦不断聚合和叠加生成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在伏羲之后,很多学问大家在八卦的基础上,演变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基本因果演变模式。伏羲创立阴阳理论,成为中国哲学、预测学、策略学、兵法、管理学、社会学,以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
神农氏是教导人类发展农业及医学的祖师,他帮助人类认识动植物资源,解决了人类吃饭及健康等问题。
有巢氏是教导人类选择居住地,建造住房和村落的祖师,他教会人类选择生存及发展基地,建造住房和村落,教导人类组建和管理家庭、村庄、部落和氏族社会的基本方法。
燧人氏是教导人类如何使用火的祖师,并将制造燃料、生火、保留火种、建造火炉、制作熟食、烧制陶瓷、冶炼金属、火工制造等技术传授给人类。
当然,人类祖师肯定不止三位,他们肯定很多,否则人类的意识、知识、思想、智慧、技能等方面不可能如此完备和高明。
人类经过祖师们教导和开化之后,进入五帝时代,五帝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华夏族的人文始祖,华夏族是三皇的嫡系后裔,因此伏羲是华夏族的父神,女娲是华夏族的母神。这样华夏族的前生今生就交代清楚了,当然写这些历史的大家们,他们不是为了让读者清楚历史的真相和真理才书写历史,他们只为朝廷为自己的饭碗和荣华富贵而写。
按照本文的分析和结论,夏朝应该从黄帝称帝时开始算起,但是有历代史学家不想让后人过于关注黄帝的历史,因此他们将华夏族的“五帝”时代归入一个意识混沌、文明初开、具有神话色彩的时代,而将以黄帝异姓的华夏族帝王,视为开朝帝王即夏、商、周等朝代。
由于,华夏族离开陕北地区进入四川地区刚刚立足时,正是小冰河期最寒冷和干旱的时期,北方的气候环境仍然非常恶劣。因此,华夏族及其帝王和朝廷仍然在四川地区生息和发展。
黄帝之后的颛顼、帝喾等两位帝王的工作主要是安抚民众、发展生产、繁荣商贸、巩固国防等。
也许到了帝尧时代,小冰河期才是开始结束,地球气候开始变暖、湿润和多雨,此时应该是距今4100年左右。因为气候及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农业及畜牧业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帝尧派出多路先遣军和垦荒团,向北到“幽都”定居;向南到“南交”定居;向西到“西土昧谷”定居;向东到“日出”之地定居。同时,加强国家本土的治理及生产发展。
为了完成国家本土的治理及生产发展。帝尧派遣族亲重臣鯀,去治理国土水患,并教化国民发展农业生产。但是直到帝尧去世,帝舜当朝,鯀也没能将国家的水患治理好,更不用说发展生产了。因为鯀无能,耽误国家大事,帝舜将鯀治罪杀死。然后,帝舜朝廷举荐和任命鯀的嫡子禹即大禹,去完成他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治理水患,发展农业生产,当然防御外族入侵,拓展疆域也是大禹的任务。
在《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治水的主要地区是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平原等中原地区,包括今河北、河南、山东和江苏等地区,而且大禹的治水足迹涉及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直到中国南海的广袤地区,大禹划定中国大州及地理疆域的第一人。在那个人口稀少,技术能力和装备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大禹要带领一群衣不蔽体、赤手空拳的古人,治理如此广袤无垠、滔滔洪水的沼泽荒芜之地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只有回到华夏族那个时候的生存和发展的处境四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