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四十八! (5/5)
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发生,7月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战争爆发。战场起初集中在西欧、东欧和巴尔干半岛,而后扩大到土耳其、意大利及亚、非诸多殖民地。主战场则始终在欧洲。战争伊始,同盟国掌握主动。1914年双方在西欧同时展开战略进攻,先后受阻。1915年底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战争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1916年后战争陷入僵局,同盟国开始丧失主动权。1917年美国、中国等国参战,德国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1918年,双方进行战略决战,协约国夺取主动权,在各战场全面反攻。同年11月《贡比涅停战协定》签订,战争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一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21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战后民族意识形成、民族观念勃发,并形成了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标志的新的国际秩序。
1911年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至1912年初,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此革命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有说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清朝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开始探索建立现代国家制度体系,开始重建社会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科技体系、经济体系和管理体系,开启全面赶超西方的百年艰辛历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