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1章煤灰与鱼鳞 (2/8)
父亲莫隆爽朗含笑的声音,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名为“变故”的墙壁,模糊而又清晰地撞入脑海。那时书房里暖洋洋的,带着墨香,父亲的手掌温暖干燥,将半块玉佩放入她掌心。另一块,放在了襁褓中妹妹贝贝的怀里。
玉佩是身份象征。
可如今,爹爹在哪里?莫家又在哪里?
她握着这沾满泥污的半块玉,身处这污秽冰冷的泥泞之地,被一群捡煤渣的孩子欺负。身份?象征?
泪水终于忍不住,大颗大颗地滚落,砸在污泥里,砸在冰冷的玉佩上。她紧紧攥住了那半块玉,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那冰冷的触感,此刻却像一团火,灼烧着她的掌心,也灼烧着她那颗在短短时日里历经巨变、尚未完全适应这贫寒与恶意的心。
---
几乎是同一片天光下,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却是另一番景象。
冬日的阳光淡白,有气无力地照在蜿蜒的河道上,水面泛着粼粼的、缺乏暖意的光。一条老旧的小小乌篷船泊在河湾避风处,船头站着个女孩,正是阿贝。
她约莫七八岁年纪,皮肤是常年在水上生活被日光晒出的健康小麦色,眉眼灵动,带着一股男孩子般的倔强和利落。此刻她只穿着一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单薄夹袄,裤腿高高挽到膝盖以上,露出一双结实的、被河水冻得发红的小腿,光着脚丫,稳稳踩在湿滑的船头。
“嘿——哟!”
阿贝低喝一声,身体后仰,双臂用力,奋力将沉甸甸的渔网从水中往上拉。渔网出水,带起哗啦一片水花,溅在她脸上、身上,她也毫不在意,只胡乱用袖子抹一把脸,继续咬牙用力。
网里鱼儿不多,大多是些不值钱的小杂鱼,扑腾着,在网眼里闪烁著零星的银光。但分量却不轻,显然网底还兜了不少水草和河泥。
“阿贝……慢点……咳……咳咳……”
船舱里传来一阵压抑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莫老憨裹着那床补丁摞补丁、早已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破棉被,半靠在舱壁上,脸色蜡黄,嘴唇干裂。那次带头反抗黄老虎被打伤后,内里一直没好利索,家里仅有的那点积蓄早就换了药,如今连请郎中都难了,只能这么硬熬着。每次咳嗽,胸腔里都像扯着风箱,带着血腥气。
阿贝把渔网终于全部拖上船头,杂鱼和水草摊了一地。她喘着粗气,走到舱口,拿起一个破旧的木瓢,从船舱里的水缸中舀了半瓢清水,递到莫老憨嘴边:“阿爹,喝口水,压一压。”
莫老憨就着女儿的手,勉强喝了两口,咳嗽稍微平复了些。他看着船头那堆收获,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丝毫喜悦,只有沉甸甸的忧虑。这点鱼,去市集上换了钱,恐怕连一副最便宜的药都抓不齐。
他的目光又落到女儿身上。小小的人儿,因为常年劳作,手脚都比同龄孩子粗壮些,脸上也有着超乎年龄的早熟和坚韧。她光着的脚丫站在冰冷的船板上,冻得有些发青,却站得稳稳的。
莫老憨的心猛地一抽,疼得比身上的伤更厉害。他伸出枯瘦的手,轻轻摸了摸阿贝被河水打湿的、乱糟糟的头发。
“阿贝啊……”他声音嘶哑,带着无尽的疲惫和愧疚,“这网鱼再沉……阿爹看着你拉,也、也比不上你亲爹娘留给你的担子重啊……”
阿贝正弯腰收拾着渔网,闻言动作一顿。
亲爹娘。
这对她来说,是三个极其模糊的字眼。养父母从不避讳她的身世,只说是码头捡来的,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