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1章玉佩微光识古韵,寿宴藏杀机 (2/5)
/>
“爹,娘,” 阿贝趁机说道,“我以后想多帮家里干点活。我看村头张婶家接了些糊火柴盒的零工,我手脚快,也能去接一些回来做,多少能贴补点家用。”
莫婶儿立刻摇头:“那活儿伤眼睛,费工夫也赚不了几个钱。你还小,家里有爹娘呢,用不着你操心这个。”
“娘,我不怕辛苦。” 阿贝坚持道,眼神恳切,“我就是想……想攒点钱。以后……万一有机会,我也想认几个字,看看书。”
最后这句话,她说得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向往。
莫老憨和莫婶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复杂的神色。他们知道女儿聪明,心气高,不像普通渔家女娃只知嫁人生子。他们心疼她的懂事,也愧疚于无法给她更好的条件。
沉默了片刻,莫老憨叹了口气:“认字是好事……你想做,就去做吧,别太累着自己。赚的钱,你自己留着,想买什么书……爹娘没本事,帮不了你太多。”
“谢谢爹!谢谢娘!” 阿贝眼眶微热,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这已是养父母能给予的最大理解和支持。
从那天起,阿贝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她包揽了家里更多的杂活,一有空就去村头张婶那里领糊火柴盒的材料,常常在油灯下做到深夜。纤细的手指被粗糙的纸壳磨出了薄茧,她却甘之如饴。每一个铜板,她都小心翼翼地存起来,仿佛那不是钱,而是通往她渴望的那个世界的阶梯。
偶尔,在劳作间歇,她会拿出那半块玉佩,对着光或水影反复观看,将上面的每一道纹路都深深记在心里。她开始更加留意村里老人们闲聊时提到的关于老物件、老故事的只言片语,试图从中找到一丝与她玉佩纹路相关的线索。
就在阿贝于江南水乡为微小的希望而默默努力时,沪上的气氛却日渐紧绷。
齐啸云十八岁的生辰宴,也是齐公馆近年来最盛大的一场社交宴会,即将举行。沪上各界名流、军政要员、商界巨擘皆在受邀之列,其中包括了风头正劲的商会副会长赵坤。
齐公馆内外张灯结彩,仆人们穿梭忙碌,准备着盛宴所需的一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浮华的喧嚣,却也隐藏着看不见的暗流。
齐啸云站在二楼的露台上,俯瞰着楼下花园里正在做最后布置的佣人。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条纹西装,领结打得一丝不苟,俊朗的脸上却没什么喜色,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冽。
福伯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后,低声道:“少爷,都安排妥当了。赵家的人确认会到,赵坤亲自来。”
“嗯。” 齐啸云淡淡应了一声,“我们的人呢?”
“都混在侍应和宾客里了,眼睛都亮着。” 福伯声音压得更低,“按您的吩咐,重点盯着赵坤和他带来的随从。另外,莹小姐和林夫人那边,也加派了人手暗中保护,以防有人趁乱生事。”
齐啸云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场寿宴既是齐家彰显实力的场合,也可能是一个危险的漩涡。赵坤老奸巨猾,表面上与齐家维持着和气,背地里的小动作却从未停止。他不能掉以轻心。
“少爷,” 福伯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老爷和夫人希望您今天能多和几位世交家的小姐说说话,比如李司长的千金,陈董事的侄女……”
齐啸云眉头微蹙,打断了他:“福伯,今天的主角是齐家,不是我齐啸云一个人。招呼宾客,我自会尽力。”
福伯叹了口气,知道少爷心思不在此,便不再多言,默默退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