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迷雾 (3/6)
>
“西河书院?”姬炎心头蓦地一震,仿佛在浓雾中窥见一缕微光,眼底瞬间亮起灼灼期待,不由向前微倾,“敢问姑娘……公孙钺前辈,可是令尊?”
“算是,却也不全是。”公孙清窈眨了眨眼,神色认真地解释道,“大先生是我义父。多年前他收养了我,就连‘清窈’这个名字,也是义父所赐。”她语气轻柔,如春风拂过湖面,眼神澄澈净朗,似一泓未被尘世惊扰的清泉,“至于更早以前的事……许是幼时一场大病之故,我都记不真切了。”
姬炎心中疑云愈发翻涌,声音沉静却难掩探寻之意:“在下姬炎。不知清窈姑娘……为何会来到这无量学宫修学?”他的目光在她面容上不着痕迹地停留,如试图从风中捕捉一缕熟悉的芬芳。
“姬公子,”公孙清窈笑意依旧温婉,“我自幼体弱,如风中蒲柳,稍一吹拂便易晕眩,实在不是块能在至圣山苦修的料。”她语气中含着一丝淡淡的无奈,却并无哀怨,“义父怜我,便将我送来此地——无量学宫的大祭酒是他故交,医术超绝,正好能看顾我这柔弱多病的身子。”
“太像了……”姬炎不自觉地低语,目光仿佛穿透时光,落在遥远却鲜明的记忆里,“连说话时尾音微微扬起的语调……都一模一样。”他怔怔望着眼前这张脸,恍惚之间,竟似故人重归,岁月倒流。
“姬公子,你说什么太像了?”公孙清窈茫然微侧过头,清澈的眸中清晰映出他的身影,如春水映桃花,不掺一丝杂念。
“无甚要紧。”姬炎倏然回神,迅速敛起眼底波澜,唇边扯出一抹淡而涩的笑,“只是一时感慨罢了。”他心知眼前之人或许只是皮相相似,可那份刻入骨髓的熟稔,却如无声的潮水,一次次漫过理智的堤岸,教他难以不去遐想。
本不打算驻足的姬炎,终究抵不过公孙清窈那如三月桃夭般灼灼袭人的热忱,只得微微牵动唇角,露出一丝无奈却又隐约含笑的弧度,随她一同朝无量学宫行去。
一踏入宫门,便觉别有洞天。此处虽无西河书院那“连檐接栋覆千亩,弟子摩肩若星罗”的磅礴气势,却在青瓦粉墙之间沉淀着岁月蕴养的儒雅风度——檐角铜铃轻响,似还噙着千年前的微风;阶前古柏苍劲,虬枝凌云,宛若伸向天空的墨笔;就连石隙间悄然蔓生的苔痕,也仿佛染着淡淡的墨香。整座学宫不事张扬,却如一位隐于市井的大儒,衣袂间萦绕着旧纸沉香与千年文脉,默然伫立,风骨自成。
正当公孙清窈引着姬炎,如两蝶穿云,沿朱漆回廊翩然走向主殿之际——廊下铜铃忽被风抚,清音流转,漫过石阶上初生的碧苔——骤然间,一道身影如惊弓之鸟自柳影深处狂奔而出!
那学子鬓发散乱,青衫曳地,衣摆扫过幽兰溅起露珠,面容惨白如被水渍漫透的宣纸。他步履凌乱,几乎跌撞,仿佛身后真有恶鬼执索相追,连腰间那枚象征身份的学子玉牌,也随他慌不择路的奔逃击打出零乱而刺耳的声响。
“吴师哥!”公孙清窈秀眉倏然紧蹙,鬓边那支迎春随她动作微微颤动。她快步迎上前,素手不自觉地攥紧怀中花束,指尖深深陷入娇嫩花瓣,掐出凌乱痕迹。“看你衣袍不整、气息急促,究竟发生何事了?”她眼中关切如清泉急涌,声线里透出难以掩饰的焦急——姬炎注视着她这般情态,恍惚间仿佛又见公孙蕊婷的身影重现。
“公孙师妹!是李师妹……李师妹出事了!”吴师兄猛地停住脚步,胸膛剧烈起伏,话语夹杂着粗重喘息,字字皆带颤音,“她、她竟被人抽魂取魄!尸身萎缩如枯木,简直……惨不忍睹!我必须立刻禀报大祭酒,请他定夺!”话音未落,他已如一阵疾风从二人身侧掠过,仓促脚步声在长廊中回荡,留下渐行渐远的急促呼吸声。
“抽魂取魄?”姬炎心头骤然一沉,恍若一块寒冰直坠心底。他转首看向公孙清窈,目光中忧虑如星火闪烁:“清窈姑娘,此等邪术非同小可,我们……是否也该前去一看?”他言语间透出隐隐不安,这表面宁静的学宫,竟暗藏如此凶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