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仅一眼,止一眼1 (2/3)
宇方完整呈现于眼前。
殿门前,一位老僧闭目静坐。往来香客如织,他却似无所觉。直至薛寒枝出现,老僧倏然睁眼,目光竟似被她牵引,自此再未移开半分。
薛寒枝依礼跪拜完毕,刚踏出殿门,便听老僧开口道:“小施主请留步。”他终是按捺不住,“小施主,可要求上一签?”
他那殷切目光,不似随口一问,倒像等候多时。就连那殿外设下的求签解卦的桌案,都仿佛专为她而备。
薛寒枝惊觉心头微动,似有无形缘分牵系,并未推拒:“有劳师父。”
她移步到案前,拿起签筒,依言轻轻摇动。一支竹签“啪嗒”落于案上。老僧拾起,凝神细看,竟是一支下下签。
他复又抬眼,将薛寒枝细细端详一番,眉头渐渐蹙起。
“师父,此签何解?”见他神色,薛寒枝心底不由升起一丝不安。
“小施主可曾遭逢过大难?”老僧面露难色。
薛寒枝茫然,细细回想,摇了摇头:“未曾。”
“不对,”老僧捋须,“小施主再仔细想想,可曾受沉疴缠身,久病难愈?”
薛寒枝恍然,点了点头。她沉睡五载,苏醒未久,且时常为怪梦所扰,不得安宁。
老僧神色稍缓:“依此签文,小施主命中尚有一劫,需得亲身历过,方能圆满。此签虽显下下之象,却也是化险为夷之契机。”
薛寒枝闻言愕然,瞳孔微颤:“是何劫难?何时会应验?可能避过?”
话音未落,尹柔已拜完佛,自殿内步出,目光寻来。
“灯火阑珊处,恰似故人归。”老僧语速微急,声音压低,“若欲避开,半月之内,小施主还需深居简出,尽量减少外出为宜。”
薛寒枝一边凝神倾听,一边用余光瞥见母亲渐近,生怕她听闻详情徒增忧虑。
“明白了,多谢师父点拨。”她匆匆敛衽一礼,牵起母亲的手便欲离开。
老僧话未说尽,只得对着她匆匆背影低声叮嘱:“小施主,万事皆有定数,缘起缘灭,强求无益,徘徊徒伤,切记,切记!”
薛寒枝回头,循声望去,只隐约听得“莫强求”几字随风入耳。
“枝枝,方才与师父说了些什么?”尹柔见女儿神色有异,关切问道。
“无甚要紧事,”薛寒枝勉强一笑,“只是求了支平安签,师父嘱咐女儿还需静养些时日。”
见女儿不欲多言,神色亦恢复如常,尹柔便不再追问。
回府后,薛寒枝谨记老僧之言,足有半月未曾踏出崇恩苑半步。每日里只在院中那株老桃树下烹茶赏雪,观月弄花,倒也清静自在。
半月时光,弹指而过。
转眼便是上元佳节。城中灯会,薛寒枝期盼已久。如今四海升平,邻国安宁,萧帝特旨解除今年上元宵禁,并开放自玉霖坊至西街口的长段御道,供万民观灯同乐。
薛兆与尹柔一早便应邀,前往陆府赴旧友之宴。薛长义也被夏目拉走,不知所踪。
偌大的薛府顿时空寂下来,只剩薛寒枝一人。她听着墙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