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切入点 (2/3)
极少,他们利用纳米技术重建了社会,躲藏在地下避难所,熬过太阳灾难后重新繁衍生息。
微人继承了宏人的科技与文化,但更高效节能。
他们曾经与残留的宏人爆发过战争,最终是以微人胜利告终。
先行者亲眼目睹了微人建立的繁荣社会,由于体型微小,地球上的资源对于微人来说,几乎约等于无限。
整个微人社会,人口达百亿,社会无忧无虑,没有等级与资源争夺,一切美得就像乌托邦。
在看到了这样“真实”的乌托邦之后,先行者作为最后一个宏人,销毁了保存在宇宙飞船上的宏人胚胎,选择让微纪元成为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这就是整个故事。
和流浪地球一样,微纪元原作的字数也不多,加起来也就1万多字。
但也正是因为原作字数少,框架又极其宏大,所以很方便进行改编。
就像《流浪地球》的电影一样,电影里面的内容如果硬要映射在原著小说中很多情节可能就是一两句话,甚至根本没有。
但这并不影响《流浪地球》电影的成功,郭凡导演成功的在原作的框架下切出了一个时间线,并且将里面的故事细化了出来。
有珠玉在前,楚晨的思路也一样,就是利用大刘的框架来做这个游戏。
在《微纪元》游戏版本中,背景切片被切到了微纪元建设的初期。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做切片,是因为这一段历史原作基本没有任何描述,这也就给了楚晨很大的创作空间。
为了可视化与游戏性,楚晨对原作中一些模糊的细节做了改变。
比如,将微纪元分为了两个阶段。
阶段一,是技术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微纪元可以将人类的比例缩小到千分之一,也就是蚂蚁大小。
阶段二,则是小说中的十亿分之一,也就微米阶段。
其实纵观全球的文学作品,类似这样将人类缩小的故事,有很多。
包括漫威中的《蚁人》,游戏也有不少类似的作品,比如前世20年8月上线的《禁闭求生》(Grounded)
这是一款沙盒求生类游戏,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被缩小到蚂蚁般大小的孩子,在庭院里穿梭于巨大的植物之间寻找缩小之谜,同时还要面对体型庞大、亦敌亦友的昆虫。
这个游戏,48小时内玩家数破百万,在Steam平台一周销量榜上登顶,成为该周的销量冠军。
因而,缩小这个创意,其实并不新奇,历史上也确实有做出过成绩的作品。
楚晨也可以参考这些作品来进行改编,但,对于《微纪元》这本小说的改编,如果仅仅以缩小为题材,其实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因为这本小说可以解读的东西非常多。
而且核心的讨论其实不是缩小,而是集中在两个问题之上,其一。
“缩小后的人类,还是不是人类”
以此衍生出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先行者”放弃自己的文明,将人类最后的胚胎焚毁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