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走棋 (2/3)
性摸4张牌,你再确定要不要,这种方式的目的是让玩家在第二阶段的“做牌”
也就是组阵容的时候,更容易,以此来降低门槛,增加做牌策略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商店里出现的棋子,也是随机的。
如果不满意,那就只能花费金币“换一批”
所以本质上,“摸牌”最大的属性,也就是运气这一块,其实还是在的。
“摸牌”阶段之后,自走棋就会进入到战斗阶段,这一阶段,则可以理解为是“码牌”的阶段。
首先是升星。
三个同名一星棋子可以升到二星,三个二星同名棋子,可以升到三星,星越高,战力越高,某些强力角色升到三星甚至可以主宰战场。
因此,升星能够带来极强的正反馈。
可问题是,升星也不是你想升就能升的,还要看运气,看能否随出自己想要的角色。
这个就和麻将中,想要摸到自己想要的牌是一样的。
只是麻将中是摸三张牌凑“顺子”凑“刻子”,而自走棋中是凑三个相同的角色。
另一个核心乐趣,羁绊。
其实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叫做凑阵容,简单理解来说,就是同一阵营的角色放在一起有加成,凑齐两个同阵容的角色上场能得什么BUFF,凑齐四个又能得什么BUFF。
这个核心乐趣在MMORPG游戏中就是装备套装,而在麻将当中,这其实就是做牌。
你是要做清一色,还是要来个国士无双?
事实上,无论是在什么自走棋当中,玩家最爽的时候,都是自己做出了理想当中的阵容,然后大杀四方。
本质上,这个爽点就和打麻将做出了清一色,或者其他大牌,然后胡了是一样的。
自走棋只是在“麻将”玩法的基础上,再叠加了直观的反馈,毕竟你打麻将可看不到麻将之间的战斗。
而且每一轮“码牌”之前都会有战斗,这也会持续给玩家带来反馈。
那么理解了整个自走棋的核心逻辑之后。
楚晨所述的《终末战线》这个框架很适合自走棋的逻辑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因为,自走棋除了以上的玩法之外,还有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棋子。
前世为什么《多多自走棋》这个正版,最终反而在《云顶之弈》《炉石自走棋》《阴阳师自走棋》等一大堆“山寨”自走棋爆火的市场下逐渐消声灭迹?
为什么自走棋这个玩法,没能孵化出一个自己的游戏。
为什么自走棋这个玩法,最成功的是《云顶之弈》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自走棋?
答案其实就是棋子。
还是以云顶之弈为例,对于LOL的玩家来说,云顶之弈上手起来简直毫无门槛,所有的英雄玩家都熟悉。
《云顶之弈》里的阵容,玩家接受起来也很轻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