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圣马可的阴影 (1/6)
“迅影”飞行器如同挣脱了物理法则的幽灵,在南极那片被永恒冰雪覆盖的、仿佛世界尽头的荒原上骤然加速,瞬间撕裂了冰冷稀薄的空气,以一个近乎垂直的锐角,无声无息地射入铅灰色的低垂云层之中。其推进系统并非依靠传统的喷气式引擎或螺旋桨,而是激活了分布于流线型机身下方的数个复杂力场生成器,通过局部、精确地扭曲引力场,产生一种平滑而强大的推力。这种推进方式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飞行过程几乎不产生音爆,尾部没有炽热的喷流,红外信号被降至最低,完美地融入了高空的环境背景噪音之中,如同滴入大海的一滴水,难以被追踪。
舱内,叶舟、汉斯和卡尔被牢牢地按在符合人体工学的、包裹性极强的座椅上,承受着远超任何现代飞行器所能带来的、持续而强大的推背感。舷窗外,起初是飞速掠过的、无边无际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白色冰原,巨大的冰缝如同大地的伤疤,偶尔能看到企鹅群如同移动的黑点。但这景象仅仅持续了不到十分钟,便被一片浩瀚无垠、呈现出深邃墨蓝色的南大洋所取代。飞行器已经进入了超高速巡航模式,下方的云层如同翻滚的白色羊毛地毯,上方则是逐渐显现的、点缀在漆黑天鹅绒幕布上的璀璨星辰。
然而,舱内没有任何人有多余的心情去惊叹这超越时代的、近乎魔法的科技造物。一种无形的、沉重的压力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每个人战术目镜的左上角,都如同烙印般清晰地显示着一个血红色的、正在不断跳动减少的数字:
70:32:15... 70:32:14... 70:32:13...
这是文明的倒计时,是悬挂在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一秒的流逝,都像重锤敲击在他们的心脏上。
叶舟强迫自己从与艾莉丝分别时那沉重而复杂的心绪中挣脱出来,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生存与任务上。他利用这宝贵的飞行时间,调出“记录者”直接灌输到他个人终端里的、关于威尼斯镜像点的海量详细信息,开始进行深度分析和记忆。圣马可大教堂地下的那间密室,其构造绝非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的随意之作,也并非简单的宗教象征。它严格遵循着一种极其复杂、涉及多维空间拓扑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学原理。密室的中心点,经过精确计算,恰好位于地球磁场与某种来自宇宙深空的、极其微弱但本质奇特的背景辐射(叶舟怀疑这就是“记录者”提到的“源海”辐射)的一个天然能量聚焦节点上。那滴处于禁锢状态的反物质被安置在那里,绝不仅仅是为了利用教堂的宗教氛围进行伪装或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更是为了利用其本身蕴含的、宇宙间最极端的能量属性,作为激发局部“现实褶皱”、打开通往“源海”窗口的、最关键的“撞针”(Firing Pin)!
“守望者”组织,显然深刻知晓这个“镜像点”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比叶舟他们更早、更清楚地了解其运作机制。根据图书馆核心提供的、近乎实时的、来源成谜的监测数据反馈,圣马可大教堂周围的封锁力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加强。不仅明哨暗哨林立,更重要的是,有明确的能量信号显示,至少三台高功率、多频段的能量干扰与屏蔽装置已经被运抵教堂内部,并且正处于部署和调试的最后阶段。他们的策略清晰而致命——既然无法直接攻入远在南极、防御森严的图书馆核心去阻止“最终协议”的启动,那么就采取釜底抽薪的战术,破坏掉启动协议所必需的关键外部条件,让图书馆核心空有协议而无法执行!
“我们的优势在于速度和隐蔽性,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筹码。”汉斯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检查着“迅影”内置武器库中的几件装备——那是几把造型奇特、握持感冰凉、可以发射出凝聚高能粒子束的手枪,以及一把带有复杂光学瞄准镜、看起来像是狙击步枪的长程能量武器。这些武器的能量来源似乎是飞行器主体,充满了非碳基文明的科技美感,但其杀伤力毋庸置疑。“‘守望者’那边,就算他们能监测到南极的能量异动,也绝对料不到我们能如此迅速地脱离险境,更想不到我们拥有……这种级别的交通工具和装备。这是我们达成突然性的基础。”
“但我们的劣势同样明显——人数和精确情报。”卡尔接口道,他正在小心翼翼地调试着几个仅有甲虫大小、具备光学迷彩和多种传感功能的微型侦察机器人,“我们对敌人在威尼斯地面的具体部署、兵力配置、武器装备、通讯频率以及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