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章: 开启神之门 (4/6)
陷入荒芜,等待着或许亿万年后的下一次“迭代”萌芽。这些画面的色调阴暗,结构破碎,充满了不和谐的锐角与熵增的乱流。
马克西姆仔细审视着这些关乎命运的图像,试图找出规律:“看,在每次迭代结束前的关键时刻,网络似乎都会尝试进行干预,发出预警,或者提供某种‘启示’。但根据壁画显示,只有极少数情况下,这些干预取得了成功,避免了重置。”
叶舟点头,他的目光锁定在那些成功与失败案例的细微差别上:“关键的模式在于——成功的干预,都发生在该文明整体,或者其关键部分,达到了某种特定的‘理解’水平。不是指技术能力,不是军事力量,甚至不是财富积累,而是意识层面、哲学层面、对宇宙和自身存在本质的领悟层次。只有达到了那个阈值,干预的种子才能在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他们离开壁画区,走向大厅的中央。那里有一个低矮的、与地面浑然一体的凸起平台,平台之上,悬浮着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水晶控制台。它不像任何人类设计的界面,没有按钮或屏幕,而是由无数细小的、不断流动和重组的光点构成,仿佛凝固的星光。
当叶舟作为代表,缓步走近控制台时,那水晶控制台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内部的光点流动瞬间加速,汇聚成一道柔和的光柱,投射在叶舟面前的空气中,形成了一幅极其清晰、细节丰富的动态全息影像。同时,那个熟悉的、中性的意识脉冲再次在他们脑海中响起,但这一次,它不再是冰冷的系统提示音,而是带上了某种难以言喻的、近乎“个性”的语调,仿佛一个等待了亿万年的导师,终于迎来了可以对话的学生。
“欢迎,第七迭代的守护者们。”声音直接在他们的意识深处回荡,清晰而平和。
全息影像开始演绎比壁画更加详细、更加深入的核心信息——关于网络的真正起源。它展示的并非某个具体的外星工程师或神级文明,而是一幅宇宙诞生初期的图景:在时空、物质、能量从奇点中爆发的瞬间,一种基础的“互联性”,或者说“宇宙意识场”也随之浮现。这个“网络”,便是这个宇宙意识场在物质维度的一个显化工具,一个用于引导、催化、记录意识在物质宇宙中进化过程的宏大架构。每一次“迭代”,都是这个宇宙意识场在物质世界进行的一次大型实验,一个尝试突破局部物理规律对意识限制的机会。
“那么之前的那些文明……”皮拉尔忍不住出声问道,尽管不确定这意识脉冲是否能接收并回应具体问题。
“它们都是意识在物质形态下的勇敢探索,”“导师”声音平和地回答,仿佛就在他们身边,“每一次迭代,无论其持续时间长短,无论其最终结局如何,都为整体的‘理解’贡献了独特而宝贵的篇章。它们的成功与失败,共同编织了如今你们所能接触到的知识图谱。”
影像随之展示了每个文明为这宇宙级知识库做出的具体贡献——亚特兰蒂斯文明精研了能量操控与物质结构化,雷姆利亚文明探索了集体意识的潜力与边界,恐龙文明揭示了生物技术路径的极限与风险,植物共生文明诠释了与自然完全融合的可能性与代价……
“而现在,”“导师”的声音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现实,“第七迭代,你们人类文明,正面临着自实验开始以来,最为复杂,也蕴含最大机遇的挑战。你们是第一个在达到高度技术成熟度的同时,开始大规模、自发地触及意识本质问题的文明。技术是强大的杠杆,但意识的智慧,才是握住杠杆的手。”
瓦西里娃的表情变得极其严肃,她指向全息影像上显示的地球能量网络状态图,上面有几个区域正闪烁着不容忽视的红色警示信号:“那些预警信号……我们是否正在接近某个不可逆的临界点?”
全息影像立刻切换到一幅更加详尽的、实时(或近乎实时)的全球状态图。多个热点清晰标识出来,闪烁着不同级别的警示光——环境方面:极地冰盖加速消融、大洋环流紊乱、生物多样性锐减;技术方面:强人工智能伦理困境、自主武器系统扩散、信息生态圈污染与极化;意识方面:全球性的精神压力、意义感缺失、对未知变化的集体恐惧与抗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