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镜中的悲鸣 (3/4)
们说镜子能记住它照见过的一切。如果真是这样,它一定知道我当时独自在卧室,根本没有接近楼梯。”
接下来的几页记录了苏晓芸日渐绝望的心境。无人相信她的辩解,包括她深爱的明远。社会舆论的压力,朋友的疏远,最终将她推向绝路。
“1947年9月17日。明天是我的生日。明远送来一封信,说他不能再与一个‘杀人犯’订婚。所有人都认定我有罪。但如果镜子真的记得真相,我该如何让它开口说话?”
日记到这里几乎结束,只余最后那篇绝望的绝笔。
林瑶合上日记,感到一阵沉重:“所以苏晓芸是冤枉的。她以为镜子能证明她的清白,但没人相信她的话,最后她选择结束生命。”
江淮点头:“她的怨念来自于不公和背叛。但为什么她的灵体一直困在这里?而且从能量模式看,还有别的灵体与她纠缠在一起。”
就在这时,镜面再次发生变化。这次浮现的是两个模糊的身影——苏晓芸和另一个女子,两人面貌惊人地相似,只是后者看起来稍年长几岁。
“林梦琪...”林瑶突然明白,“她们是姐妹?”
仿佛回应她的猜测,镜中的两个身影开始重演一幕场景:两人在楼梯口争执,苏晓芸转身离开,上楼回到卧室。林梦琪独自站在楼梯顶端,情绪激动地挥舞手臂,突然脚下一滑,向后摔下楼梯。
场景消失,镜面上浮现出几行字,如同有人用手指在雾气上书写:
“我看见了一切,却无法开口。她无罪,却蒙冤而死。真相随我一同埋葬,直到今日。”
字迹停留片刻,渐渐消散。
“镜子...在说话?”林瑶难以置信。
“不是镜子本身,”江淮分析,“是储存在其中的意识碎片。苏晓芸临死前将自己的记忆和怨念注入镜中,经过几十年积累,形成了某种形式的意识体。”
他停顿一下,继续道:“更麻烦的是,这面镜子似乎成了某种通道,连接着不同时期的类似事件。程雨欣,2009年在这里自杀的她,很可能也是蒙冤而死。”
林瑶感到一阵头痛:“所以这不是单个灵体,而是多个冤屈死亡的灵魂通过这面镜子产生的共鸣?”
“可以这么理解。”江淮从包里取出一个特制的容器,上面刻满了符文,“我们需要收集镜子的能量样本,带回研究。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激怒它们。”
就在他准备行动时,镜面突然破裂,一道裂缝从中心向外延伸,如同蜘蛛网般瞬间覆盖整个镜面。从裂缝中渗出暗红色的液体,带着铁锈般的气味。
同时,房间开始震动,家具移位,天花板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不好,能量失控了!”江淮大喊,“我们必须立刻净化这个地方!”
林瑶已经拿出频率发生器,设定到最高净化频率。设备发出柔和的脉冲声,镜面渗出的液体开始蒸发,裂缝中透出白光。
镜中的身影再次出现,但这次她们没有表现出敌意。苏晓芸的形象站在最前方,她向两人微微鞠躬,然后指向西南方向。
“她想告诉我们什么?”林瑶问。
江淮眯起眼睛:“那个方向...我记得城市档案中有提到,老城区的西南部曾经有一片墓地,后来迁走了。”
苏晓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