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报告与质疑 (1/5)
林瑶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片刻,然后继续敲击。屏幕上,关于“镜屋事件”的报告已经接近完成,但她仍在斟酌最后一部分的措辞。
“探员江淮通过其特有的通灵能力,与实体建立情感连接,成功引导其释放长期积累的负面能量,最终实现自我解脱。该方法虽超出常规操作流程,但结果证明其有效性与人道主义价值。”
她读了一遍自己写下的段落,轻轻叹了口气。在超自然现象调查局工作的三年里,她从未写过这样的报告。以往,解决方案通常是“能量封锁”、“实体驱逐”或“强制净化”——这些术语背后意味着的是各种高科技设备和经过验证的技术手段,而非什么“情感连接”和“自我解脱”。
坐在她对面的江淮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犹豫,抬起头来:“如果你觉得不合适,可以修改。我不介意。”
林瑶摇了摇头:“不,这是事实。我只是在思考其他人会怎么看待这份报告。”
她点击了提交按钮,报告被上传至局内系统。几乎立刻,她的通讯器亮了起来——来自技术分析部的键盘。
“镜屋事件解决了?阅读你的报告中,有些细节想和你确认一下。”
林瑶和江淮交换了一个眼神。键盘是局里有名的技术天才,也是对超自然现象最为痴迷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任何非常规解决方案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看来我们的报告已经引起注意了。”林瑶轻声说,然后回复了键盘的信息,邀请他来他们的办公室详谈。
五分钟后,键盘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林瑶刚提交的报告。他年轻的脸庞因兴奋而泛红,眼镜后的双眼闪闪发光。
“这太不可思议了!”键盘几乎是冲到了江淮的桌前,“你真的是通过情感共鸣让那个灵体自我解脱的?不需要任何能量干扰设备?没有使用记忆重置频率?”
江淮微微后仰,似乎对键盘的热情有些不适:“是的,就像报告中写的那样。”
“但这是怎么做到的?我的意思是,从技术角度来说,灵体本质上是一种能量残留,是强烈情感在特定环境下的具象化。要让它们自行消散,理论上需要逆转那种情感能量,但这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
林瑶打断了键盘连珠炮似的提问:“报告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键盘。江淮有一种特殊能力,可以与灵体建立连接,帮助它们释放执念。”
键盘推了推眼镜,转向林瑶:“但这违背了基本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灵体的形成需要巨大的情感能量,这些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必须有个去向。在你的报告中,提到灵体最终‘化作点点白光消散’,那些白光是什么?是能量转化吗?还是某种我们尚未知的粒子?”
江淮轻轻叹了口气:“我不太懂那些理论,键盘。我只能说,当我与它们连接时,我能感受到它们的痛苦,然后我试着帮助它们看到痛苦之外的东西。当它们放下执念,能量自然就...消散了。”
键盘张了张嘴,似乎还想继续追问,但这时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是铁拳,行动部的负责人,局里最著名的怀疑论者。
“我刚读完你们的报告,”铁拳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怀疑,“能有人给我解释一下,‘通过情感连接实现自我解脱’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林瑶站起身:“意思是江淮成功解决了一个三级灵体事件,没有任何人员伤亡,没有财产损失,而且确保该地点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
铁拳走进房间,双臂交叉在胸前。他的代号来源于他那著名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直接、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