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五章 权力来源 (2/5)
没有完全的收拾干净,地面上还是有着一层泥,脚踩着还是很难受。
不过作为三老爷的王主簿当然是不必要在这烂路里走的,而是骑在一头驽马之上,有小吏给牵着马儿。
如此一路到了城外,百姓们正热火朝天的在清理路上的淤泥、积水,还有老弱们则是躲在阴凉处等着自家人干活挣粮。
县衙的小吏们,没什么精气神的在阴凉处弄着粥棚,守着粮食。边上还有青壮的乡兵,提着刀看守。
以工代赈么,现在是干活的时候,等到干了活以后,自然有小吏给一支签子证明此人劳动了足够时间,凭着签子到粥棚排队领粥。
既干了活,又赈了灾,是两全其美的好法子。
“三老爷好。”
“三老爷!”
“三老爷,我听说县里粮食不够了!是不是真的?”
“说是抓许大户,就是为了筹措钱粮……”
……
百姓们都热情的跟王言打着招呼,甚至胆大包天的敢说没粮食了,敢打听衙门里的情形。
王言跳下了马,找了个高处站了上去。
“乡亲们,粮食确实是不够了。但是大家不要怕,我们总有办法。今天抄了许大户家,得了两千石粮食,够吃几天了。陛下心有万方,过了这么久,咱们这边遭灾的消息肯定也到了陛下的耳朵里,救灾的粮食肯定已经在路上了。所以粮食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
王言摆着手,说道,“另外我还要跟县里的其他大户说一下,你们也是淳安人,眼下淳安遭此大难,不好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的。
我希望大户们做我淳安的好百姓、好商人,有毁家纾难的奉献精神。毕竟你们祖辈在这里赚着乡亲们的钱,现在正是到了你们回报的时候了,我希望你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乡亲们说,应不应该?”
“应该!应该!我家以前三十亩地,现在就剩五亩了,都抵给刘大户了。”
“对……”
王言振臂高呼,一呼百应。
缺粮是事实,百姓们都听说了缺粮的事情,想要掩盖事实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再承认了抓许大户是为了粮食,就是安定民心了。接着他又说让县里的大户都主动奉献,那就更给百姓们安心了。
反正大户们也跑不了,粮食就在那呢,肯定能应付一阵子的。粮食不够吃,和即将断粮,和已经断粮,这之中是有巨大差别的。
至于大户们的惶恐,那就不是王言该考虑的问题了。
王言又骑上了马儿,到了另一处所在巡视。
“三老爷好。”一个壮汉光着膀子,咧着嘴跟王言问好。
“大柱啊,不是让你领着兄弟们维护秩序么,怎么也干上活了?”王言和蔼的看着他。
这人是齐大柱,淳安县普通的一个农户,因为这场风波混出了头。他带着青壮们抢险救灾,随着戚继光杀倭寇,给戚继光做亲卫,给胡宗宪站过岗,结好海瑞,后来因为人淳朴,以及猿臂蜂腰螳螂腿的好身体,被锦衣卫看重,加入了北镇抚司,成了十三太保之一,还给嘉靖磕过头。
对他这样的普通农户出身来说,可真是洪福齐天,干到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