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一零三五章 赵允让 (2/5)

写家书,告诉父亲还有大姐,姐夫会试夺魁,让他们安心。”

    王言又是一脸的恍然大悟:“未曾想樊楼竟是郡王所有。学生要多谢郡王成全,一则成全学生当世书法第一之名,二则成全怜孤院之稚童,有所居,有所食,有所学。郡王高义。为表诚意,待殿试过后,学生做赋一篇感谢郡王。学生算是有些才名,定让郡王名传千古,流芳百世。”

    突的,老小子俯身凑近了些:“你知道老夫身边都是探子吧?就不怕误了你的前程?”

    这时候店中小二前来上酒肉,赵允让也如同王言的样子,整只的抱着啃了一口:“你是个会吃的,这地方都能找来,京中之人都有许多不晓得此处所在。”

    正是由于如此的把控,才使得很多家族富贵绵长。在不遭受到其他重量人物的打压,不因为大的社会环境的激变,从而被农民杀了全家老小,几乎都很能传上一些年……

    见王言这边奋笔疾书,范纯仁跟冯京也从喜悦中回过神来,一样的拿了纸笔,找地方开始写家书,全都是一下就写好几封,一样是笔走龙蛇,透露着心情的愉快。

    王言莞尔一笑,转而说道:“当世、尧夫二位兄长也快了,估计马上就要来了。”

    “对对对,姐夫说的最有道理。”盛长柏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

    赵允让是下一代皇帝,也就是英宗赵曙的亲爹。被封为汝南郡王,拜同平章事,判大宗正司,属于是皇室大长老。赵曙年幼时,就被过继到了仁宗那边,后来有了儿子,又把赵曙送了回来,但名义是没变的。后来仁宗的亲儿子死了,赵曙的重要性又一次体现了出来。

    豪门长盛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全方位的把控。官官相护,官商勾结,以及对王言、冯京这样的出身算是寒酸的天赋选手的拉拢,不断的壮大利益共同体。

    “自然不去,不过是想要与我联姻,可能还要谋我香品店的调香配方、制造方法,还要一副助我良多的样子,要我舍身相报,没甚意思,实在无趣的很。是吧,长柏?”

    见老小子坐下,王言油着嘴,客气的问道,“不知道老丈寻王言何事?”

    正当众人窝在书房里写信的时候,管家走了进来:“姑爷,有几家人来下帖子,邀姑爷晚上赴宴。有……”

    “郡王非小人,何况钱也不是学生花的,更没花到学生身上,郡王如何怪到我的头上?”王言笑着摇头,举起了酒杯,“学生敬郡王,说到做到,仗义疏财,端是令人敬佩。”

    京中以及来京赶考的士子少说两万人,他给其中少说五千人讲过道,再有五千人见过他的面,剩下的一万人对他的名号如雷贯耳。而他自己写自己印刷出版的‘王言说’,在那一家三味书屋卖了一万三千多本。剩下的盗版书籍,不可计数。总之该看的都看过了,并且已经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

    不必说当日樊楼之事,更不必说过往半年他传出来的佳作,还有他冠绝当世的书法名号,州试、省试,连中两元,俨然为这一代士子的领袖。

    现在已经确定了要做官,那么就要稳重,如此才能让人安心。让人明白,他不是一个脑子抽抽的热血青年,而是有智慧的一代人杰。

    “借郡王吉言。”

    赵允让倒是认真的点头:“你能成大事。”

    扬州是他的基本盘,方方面面必要维护好。以前靠着才名,以后他就正经是官身了,还有靠山,对于扬州的地方生态还是有很大影响的,他的意见是要被参考的。

    相对来说,宋朝其实还算可以。因为文教大兴,读书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一定程度上算是打开了上层通道。哪怕真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开局一条木筏[求生] 我就砍个树,怎么灭世级了 被赶出豪门后孕吐,财阀小叔追疯了 掩春潮 八零草台科研班子作妖日常 未婚妻逃婚,我反手娶了千亿女总裁! 爱情公寓从进派出所开始 姐妹换婚嫁双王,一人送顶绿帽子 实习生被辞退?我原地化身国医圣手! 一剑吞鸿
相关推荐:
开局一条木筏[求生] 天使杂货铺经营日志[全息] 星际之桥:李二狗的遗产 我在美食荒漠养大厨 脸盲美人,无限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