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龙虎风云会【四千字大章】 (2/3)
征了……”老人双手紧紧抓住儿子的手,脸上悲喜交织,声音颤抖着说道,“爹当年参军的时候,就是跟着魏公去的山海关,也是跟着他一起回来的。一晃眼,二十一年就这么过去了,魏公还是和当年一样风采依旧,只是鬓角已经花白了。当时,我记得清清楚楚,是陛下亲自站在城头,擂响战鼓,为魏公送行呐。”
“陛下擂鼓……”
年轻的儿子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看到青衣儒士领队出行的这一幕,纷纷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山海关战役。
他们想起了大奉曾经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军神,也想起了这位当年让镇北王都难以出头的青衣儒士。
尤其是那些曾经参过军的老人,再次见到魏青衣领兵出征的场景,有的人眼眶泛红,潸然泪下;
有的人情绪激动,满脸涨红;
有的人悲喜交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魏公,是魏公啊……”
“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呐,终于又能看到魏公领兵出征了。”
“这么多年过去,我都快记不清当初魏公率领千军万马西征时的那股风光劲儿了。魏公啊,山海关战役之后,你为何就隐退朝堂了呢?你可知道,当年的兄弟们有多痛心……”
街边,老人们激动地议论着,声音里满是感慨与怀念。
街边,负责维护治安的许平志腰胯长刀,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目光愣愣地凝视着出征的队伍,神情恍惚,仿佛置身梦中。
“二叔,您当年也参加过山海关战役吧?魏公,真的有那么神吗?”许太安已经被邀请加入打更人了,但还没决定好,这个时候凑到许平志身边,低声问道。
许平志微微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怅惘,缓缓说道:“对于我们那一代人来说,只要魏公在,军心就稳如泰山。他是那种能让我们心甘情愿为之赴死的人物。你们这一代年轻人,很难理解当年的我们。不过,没关系,你们迟早会体会到的。嗯,等打完巫神教这一仗,你们就懂了。”
“我听说,当年山海关战役的时候,陛下亲自在城头擂鼓送行?”许旧年好奇地问道。
许平志脸上闪过一丝惋惜,说道:“山海关战役,那可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战,自然与寻常战事不同。只可惜,这一次,怕是看不到陛下擂鼓送行的场景了。但我知道不管如何,魏公必胜。”
可听到这句话的许旧年有些不高兴了,他微微皱起眉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可东煌,也很厉害的啊。”
许旧年这一开口,瞬间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共鸣,他们纷纷想起了楚东煌。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魏公的故事距离他们太遥远了。
而在这一代年轻人的眼中,最耀眼瞩目的无疑是六元及第、文武双全的楚东煌。
如今,偏偏是魏公率军前去征讨他,这让年轻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时间,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口了。
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小伙大声说道:“魏公用兵如神不假,但东煌绝对不会输。他那么有才华,那么有谋略,怎么可能轻易就被打败!”
旁边一个姑娘也连忙附和:“是啊,东煌不会那么轻易被打败的。他年纪轻轻就取得了那么多的成就,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这一次,说不定他能创造奇迹呢!”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听到年轻人的话,忍不住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根本不了解魏公当年的厉害。魏公征战沙场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他可是带领着我们大奉的军队,立下过赫赫战功,保卫了百姓的安全。楚东煌虽然有才华,但和魏公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爷爷,您不能这么说。”他的孙子,一个年轻书生不服气地反驳道,“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了。东煌现在敢这么做,说不定有必胜手段。而且,他的兵家才能也不容小觑,反观魏公很久没有带兵了。”
“哼,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另一位老人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楚东煌就算有些本事,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真到了战场上,哪能和身经百战的魏公相比。”
“可我们不能因为魏公过去的辉煌,就否定楚东煌的实力啊。”一个年轻的武者握紧了拳头,大声说道,“东煌有着年轻人的冲劲和创造力,说不定他能打破常规,创造奇迹。”
双方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争论声越来越大。
城头上,以王贞文王首辅为首的一众文官,身着官服,神色凝重;
以几位公爵为首的武将们,身披铠甲,威风凛凛;还有以太子为首的宗室成员们,个个衣着华丽,气质不凡。
他们在城头一字排开,静静地俯视着下方宽敞主干道上正在激烈进行的争吵。
眼前的景象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