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最终陷阱:请君入瓮 (1/3)
星耀传媒的崩塌在舆论场引发的地震渐趋平缓,但水面之下的暗流却愈发汹涌。周永昌的倒台如同砍掉了一株疯长的毒草,却并未伤及深埋地下的根茎——那个代号“收藏家”的幕后黑手,以及其操控的“锁眼”组织,依旧隐匿在暗处,散发着危险的气息。秦薇和楚然都清楚,暂时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的间歇,对方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攻击只会更加致命。
被动防御只能延缓败亡,唯有主动出击,方能博得一线生机。在确认了彼此“有限合作”的默契后,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在两人之间悄然酝酿成型。这个计划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证据对抗或舆论反转,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请君入瓮。
计划的灵感,来源于楚然通过技术手段截获的几段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显示,“收藏家”方面对星耀传媒的迅速垮台感到意外和不满,正在急切地寻找新的突破口,并且对秦薇和楚然手中可能掌握的、关于“锁眼”组织及其自身的更多证据表现出极大的焦虑。他们就像受伤的野兽,既愤怒又警惕,但贪婪和掌控欲驱使他们必须尽快消除隐患。
“利用他们的焦虑,”在一次极其短暂的加密视频通讯中,楚然的声音冰冷而清晰,背景是他那个充满科技感的指挥中心,“制造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诱饵。让他们觉得,有机会能一次性夺回主动权,甚至……将我们彻底置于死地。”
秦薇看着屏幕上楚然那张没什么表情却锐气逼人的脸,心中那份复杂的情绪再次涌动——警惕于他远超年龄的谋略和狠辣,却又不得不依赖这份力量。她压下心绪,专注于计划本身:“诱饵是什么?如何确保他们会上钩?”
“诱饵是我们‘内讧’的假象,以及一份……看似能决定胜负的‘终极证据’。”楚然操作了一下,共享过来一份伪造的电子文件概要,“我会伪造一批技术痕迹,显示我们因为利益分配和后续风险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合作濒临破裂。同时,通过一个看似偶然的‘漏洞’,让‘锁眼’的情报人员‘意外’截获一份加密文件,里面包含一份经过处理的、指向‘收藏家’真实身份和某个秘密瑞士账户的关键证据副本。”
秦薇迅速浏览着文件概要,心中暗惊。这份伪造的证据做得极其逼真,逻辑严密,细节丰富,甚至夹杂了一些只有真正接触过核心机密才能编造出的模糊信息,足以以假乱真。“他们会信吗?”
“不会全信,但足以让他们心动。”楚然分析道,“‘锁眼’是专业组织,会进行验证。但这份证据的‘诱惑力’太大,关系到‘收藏家’的生死。他们最大的可能是,一方面派人验证真伪,另一方面,必然会采取行动,试图在我们‘内讧’无力他顾时,抢夺或销毁证据原件——他们一定会认为,原件就在我们其中一人手中。”
“所以,陷阱的地点……”秦薇已然明了。
“是的,陷阱就在他们认为存放原件的地方。”楚然接道,“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地点,既符合‘秘密保管’的逻辑,又便于我们设伏和掌控。同时,要营造出我们因‘内讧’而防卫松懈的假象。”
接下来的几天,一场极其隐秘的布局悄然展开。秦薇和楚然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仿佛两个最顶级的棋手,在看不见的棋盘上落子如飞。
秦薇这边,负责上演“内讧”的前戏。
她先是刻意在几次有限的公开场合(如品牌活动后台)流露出疲惫和焦虑的状态,对助理和周颖的态度也偶尔显得急躁。接着,她让周颖“无意中”向几个与星耀残余势力或有“锁眼”背景的媒体透露口风,暗示与楚然团队在《无声之境》未来收益分配和应对后续法律风险的策略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甚至提到了“不排除分道扬镳的可能”。
与此同时,秦薇名下的一处位于城郊、相对僻静但安保系统曾由楚然团队协助升级过的私人艺术收藏馆,开始出现一些“异常”。先是安保系统的日常维护被以“内部调整”为由推迟,接着又有“消息”称,秦薇近期频繁深夜独自前往该处,行为神秘。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