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 (2/7)
> 立志要做这个之后呢,就集中精力去突击看了一大批热门作品。
当时榜上的第一名是《灵境行者》,然后我自己随便搜,有一本名叫《饲养全人类》的,我个人是特别喜欢。
其中,这两部作品,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关于“沙雕网友”的这个设定,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东西,当时看得是乐不可支。
我这个人,其实是颇有些恶趣味的。
人家正经的谋篇布局没学明白,但这种角料玩意儿,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用时髦的话说便是——
它把我的心,直接且强而有力地占去了,再也容不下别的念头。
然后,就是火影。
按理说刚才磕头,是应该给岸本老师也磕一个的。
正是因为岸本老师,创作了这么一部动漫史上的丰碑,才给像我这样的同人创作者留了口饭吃。
我并不是说岸本老师是完美的。
坦率地说,在过去一年里,我数次认为这个人完全不懂创作叙事,前后逻辑十分混乱,人物的性格变化十分突兀。
情节的设计上,也是屡屡地高高举起又胡乱放下。
后期内容的处理,更是给人有了一种破罐破摔的不适感。
但是,这些并不能否定《火影忍者》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开启了这本小说之后,我反复研读观看了动漫原著。
越看,越是感慨,火影的成功,绝非偶然。
相比于长线布局的瑕疵。
在短章,尤其是极狭窄且激烈的情绪冲突中,火影的处理,值得每一位内容从业者去认真学习。
以故事的整个开头为例,伊鲁卡在刚出场时,是被刻画为不喜欢(严厉)鸣人的。
随着情节的紧张加剧,又穿插以回忆的手法,将伊鲁卡的父母是因鸣人而死点了出来。
最后伊鲁卡前去拯救鸣人,也给人一种公事公办的误导与错觉。
这不就正是网文教程中常常讲到的“压情绪”与“铺垫”吗?
哪怕到了最后,当整个冲突都快结束了,伊鲁卡与水木的对峙台词中,水木在背后诋毁鸣人,说“妖狐”如何如何。
这个时候,一般三流作家他真就忍不住了。
但我们看到火影的处理,他居然借着伊鲁卡之口淡淡说道:“是啊。妖狐的话,是这样的。”
然后立马切偷听鸣人的心理反应:“你看吧,伊鲁卡他果然看不起我,也憎恨我妖狐的身份。”
居然还在压情绪?!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者的自信,与对节奏的火候把握。
紧跟着,音乐起,伊鲁卡继续说:
“但是!鸣人不一样!他是我认可的优秀的学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