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九州八极动 (3/5)
。
执黑子的是个地道的北方汉子,浓眉大眼,短发无须,眼底敛着神芒,手头拿着一本画工卓绝的图册,身上的织锦罗衣顶顶考究,形似猛虎的青黄异兽立于嶙峋巉岩之上,作势欲咆。
正是秦淮。
秦淮左手单掌握着翻开的图册,右手的黑曜石子如墨蛇般在指缝间穿梭。
“靖波,想好这玄牝,该下在哪了吗?”
“肾宫玄牝对应的是气海惊蛰,于我而言,倒是不难,难的是下一步阴交春分该落在哪。”
见冯曌开腔扯出了话头,秦淮轻叹一声,将手里的黑子落了下去。
啪~
“自紧一气,大龙枷吃,这手恶了。”
冯曌微微一笑,紧接着将白子落下。
“这地煞炁七十二幅图景对应的二十四椎骨炼形,初看只觉复杂,并不难懂;往深了研究才发现其中变化万千,想要悟透,不容易啊。”
秦淮瞅着场中势均力敌的黑白大龙,知道冯曌是在借棋理喻拳理,随即感慨了两句,手上拣拾着黑子,打算复开一局。
这段时间以来,秦淮每有闲暇,便会拉着冯曌讨教有关《天罡劲》和《地煞炁》的妙理玄奥,起初是手把手的教,后来升级为拳脚切磋,最后才换成下棋打机锋,意图通过黑白大龙所对应的炁劲,来推演出独属于秦淮的“天罡劲”和“地煞炁”。
“佛为筋,道为骨,武为表,内景生元炁;技在手,能在身,意在心,外景参天理。靖波能在不足一月的时间内,将二十四炼形悟透其五,已是不世出的天才,我想,要不了多久,就能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情况,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冯曌指了指秦淮手里的小黄书,出言宽慰道。
“要是我也能像晚明一样,在节谷里睡觉,梦得神人授法就好喽。”
听完冯曌的话,秦淮收起手里的小黄书,顺着话头开了个玩笑。他知道手里的《天罡劲》和《地煞炁》是类似法典的特殊秘术,别人若没有彻底洞察他的内外天地,硬教是绝对教不会他的,可秦淮自身秘密颇多,实在是不能毫无保留的让外人肆意观察。
所以说到底,还是得他自己来,慢慢啃,细细悟。
“自钝初先生的讨贼檄文发出去,已经有半月了吧?”
冯曌瞅着那些自神州各地赶来南京聚义的人物,状若无意的问道。
“是有半月了,钝初先生笔锋犀利,那篇檄文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不为过。”
秦淮垂眸往底下扫去,那些进了楼子的义士多是盘踞于一楼二楼,与人喝茶闲聊,或是三五人聚于一处,闭目养神,静待大事儿。
而能上三楼,见到他俩的人很少,半月光景,也只来了二十几位。
“宗师登门,三楼请!”
蓦然,门外有伙计高声唱名,遂见一架马车停在门口。
车夫撩开帘布,但见一位须发雪白、气势内敛的慈祥老者最先出来。
老者在前,身后还跟了位年岁半百的中年汉子,穿着身灰色长衫,气态随和,面目端正。
“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