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金蝉子“绣球”招亲 (4/6)
sp; 大势至菩萨,保举弥勒佛坐下的弟子黄眉童子。
灵山内部,如来佛祖、燃灯古佛、弥勒佛祖、药师琉璃光王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诸佛、菩萨围绕传经人选之事,各执一词,争吵不休,气氛一时颇为热烈。
最后。
燃灯古佛拍板,让金蝉子和黄眉二人当各展所能,以“传经之成效”为凭,胜出者方能担此重任。
而观世音菩萨作为金蝉子的保举人,为金蝉子作保,也是金蝉子的护道者。
而大势至菩萨作为黄眉童子的保举人,为黄眉童子作保,也是黄眉童子的护道者。
……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与金蝉子化身行脚僧人,行走于南赡部洲。
二人餐风宿水,卧月眠霜,一路体察南赡部洲的世间疾苦。
金蝉子一路行来,目睹世间百态,心生无限感慨,长叹一声道:
“众生皆苦,如处水火,何时得解脱哉……”
……
却说这一日。
观世音菩萨与金蝉子行至泉州地界。
抬眼望去,一道大江奔腾咆哮,河水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水流湍急似离弦之箭。
那大河横亘两岸,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将两岸百姓生生阻隔。
百姓们立于岸边,望着那滔滔河水,满脸无奈,只能望河兴叹。
简陋之渡船,在怒涛中起伏不定,时隐时现,时有倾覆之险。
百姓渡河,危险艰难,每行一次,皆如赴生死之约,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观世音菩萨之悲悯心肠。
观世音菩萨轻叹一声,道:
“苦海无涯,桥梁即法舟。”
“我当为此方黎庶解此断途之苦厄,使两岸通途,百姓安乐。”
“也可借此机会,点化此地生灵,使其多生善念。”
金蝉子道:
“观音大士有如此善念,金蝉子自当配合。”
然观世音菩萨与金蝉子,皆为出家人。
出家人奉行清净生活,戒除淫欲并节制饮食,不着香华鬘及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
其平日里身无太多钱财,所需之物,大多靠向人化缘而来。
佛门戒律森严,金蝉子更是持戒谨严之和尚,何来那筑桥所需之万贯金钱?
二人一时陷入沉思。
随后。
观世音菩萨与金蝉子商议一番,遂决定“化缘”修桥,以方便百姓渡河,解百姓于倒悬之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