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小秦庄的大土豆 (2/3)
sp; 骆一航看了一圈,少了人啊。
“雁子呢?还有我听说冯教授他们也在村里吧,人在哪儿呢?”骆一航问道。
秦秋雁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家里这边,盯了全程。
她一个人肯定照看不过来,山西农大的冯教授主动请缨,也组织了一批老师和学生过来帮忙。
他自己更是每周都过来,就差住村里了。
多好的徒弟呀,一个没看住,让旁人给勾搭走了。他得抢回来。
“雁子他们又去田里了。说了骆总和各位领导今天要过来,怎么劝都劝不住。”秦老汉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那咱们也去看看吧。”骆一航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众位企业代表欣然同意。
秦老汉领路,一群人从村委会出来,穿过村子,从山底沿着盘山小道往上爬。
两侧的的农田都已经清理过了,田里有切断茎叶的痕迹,不少土豆藤子堆在田埂边上,形成一个个叶子包。
还有不少已经盖上了黑色塑料膜。
这是在就地堆肥。
秦老汉指着两边的田介绍道:“这些种的都是秋雁九号,上礼拜看见的叶子变黄了,匍匐茎也有脱落的迹象,五天前做的杀秧,拿农机做的,保证没伤到下面的土豆。”
茎叶开始由绿色变为黄色,匍匐茎脱落,是土豆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收获前,将土豆植株的茎叶打碎清除,就是杀秧。
目的一是方便收获,二是有助于土豆表皮老化,用机器将土豆从土里翻出来的时候可以减少损伤。
不过现在许多马铃薯收获机也有集成了挖掘和茎叶切碎两个功能的,技术更先进,可以根据土壤条件和马铃薯大小自动调整机器的工作参数,以提高收获效率和减少损伤。
用这种机器就没必要杀秧了。
总而言之吧。
收获前的准备都已经做好。
沿着山路,走到山顶。
四下望去层层叠叠,景色甚是美丽。
秦秋雁和冯教授,还有时娟都在这里。
见面之后,又是互相介绍,主要是冯教授在客套,秦秋雁只负责微笑就好。
她没躲出去就已经很难得了。
一番见面,骆一航直接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雁子,生长过程都顺利么?产量估计怎么样?”
企业代表们刷的一下安静下来,个个竖起耳朵注意听着。
秦秋雁回答说:“种植一切顺利,一周前进行测产,评估平均亩产一万两千斤。又经过一周生长,估计还会多些。”
测产就是找几个点,小面积先收获一下,称重后以此来评估整体产量。
各位企业代表呼的长出了一口气,紧接着全都拿出手机,点开计算器咔咔一阵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