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挖土豆 (2/3)
nbsp; 铛!
秦老汉手里铁锨掉在地上,直勾勾盯着秦秋雁。
他总算是明白为啥喊他们来了,为啥通知的时候说村里出来个能耐人。
尼玛这太能耐了!
“这……这是雁子你弄出来的?”
目光炯炯,有些怕人。
秦秋雁下意识往时娟身后躲了躲,轻轻点头,“二伯,是我跟英姐娟姐还有冯教授他们一起培育的。”
秦老汉闻言,啪的一拍大腿,懊恼喊道:“二伯对不住你啊,当初不该骂你。”
随后又蹲下摩挲着大土豆,“哎呀,哎呀,两万五,两万五!”
又是一拍大腿,“咋个都裂了啊~~”
老头已经晕菜,不知道说哪边了……
——
千万别再有个好歹。
骆一航转头找人。
算了,方山县扶贫办的周主任表情也差不多。
看来这位是常年在基层的,了解正常土豆的产量和大小。
两位领导和几位企业代表,反应就没这么大,只是略感吃惊。
骆一航伸手把秦老汉搀起来,交给秦秋雁,“雁子,照顾一下你二伯。你们聊聊。”
转头又冲几位副总和总监笑道:“各位要不要也试试?这个温室现在种的都是秋雁九号,咱们多取几个点,拿些样本去测成分。”
等的就是这句话。
几人客套两句后,直接自己动手,从工具架上拿了铁锨和锄头。
杀向农田。
童衍两位跟骆一航示意一下,也跟着去了。
这些人,还真是……直白。
近处的看都不看,边上的也不要。
全都进去了农田深处。
人与人之间还散的很开,有一位还扛着锄头直奔温室尽头,他要挖最里面的。
说多取几个点,还真就多取几个点。
而方山县扶贫办的那位周主任却没有跟着去。
他来到骆一航身边,略带迟疑问道:“骆总,我记得实验室产量好像比大田高吧,这要是种到大田里,亩产能有多少?”
这位果然是干基层的,问话问到了点子上。
国内土豆亩产,记录是一万零几百斤,不到一万一。
正常种植,高产的品种加上适合的气候和土壤,科学的日常管理,能达到六七千斤。
一般在四五千斤左右。
口味特别好,但是产量低的品种,也就两三千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