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马专家一直在摇的人 (2/3)
我安排一下。”
骆一航一口答应。
挂了电话去找骆妈:“妈,再加四十人,这回是高中的娃子……”
——
除此之外,罗庆财也在积极准备。
他被安排了一个环节,等大学生们到了之后,他的小娃子们要分组带路参观,当导游。
还要讲解。
所以这几天,每天晚上都能看见罗庆财拉着几个聪明点的娃子,聚在食堂里大声背诵讲解词和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比他们当年上学那会背课文可用功多了。
还有褚杰,他的汉韵这次也会全程记录,适当的宣传一下嘛。
同时记录下来,也可以当企业文化。
——
周五,三所大学的学生和老师陆续抵达天汉。
骆一航包了一家宾馆供他们住宿。
文英、时娟、马志涛,全跑了,去跟自己母校师长和学弟学妹们见面。
晚上骆一航也去了一趟。
作为主人,要进一下地主之谊嘛。
这次来的学生,帝都农大62、华中农大68、山西农大75,一共205人。
大学生和硕博研究生大概2:1的比例。
每个学校都是三名带队老师,全是教授副教授级别。
除了帝都农大。
帝都农大来了一位教授,一位副教授,还有一位是——凌同杰。
这家伙又跑过来了,来的比回家都勤。
正好明天拉壮丁干活。
骆一航过来的时候,几位教授都聚在酒店咖啡厅里。
全是同行,基本上都互相认识,即便不认识也听过大名。
有的是话题可聊。
边上又有青年才俊,得意弟子相陪,嘻嘻哈哈聊的热闹。
骆一航到了之后,与他们挨个见面,介绍。
特别是马志涛,得意洋洋拉着骆一航,郑重介绍他当年的导师。
“老板,这位是常明昌常教授,山西农大食品科学院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发表了两百多篇论文,出版著作十二部,发表过十六个菌菇新种。”
“常教授还创建了SX省最大的食用菌研究基地,在山西农大申报创建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国首个食用菌本科专业,开创了中国食用菌科学大学教育的先河”,我就是食用菌专业的首批学生。”
“不过我最佩服常教授的是,他先后在全省4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推广菌菇种植,并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