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关心、抢市场和猪圈 (2/3)
天的商战闹的真挺大,让他们都注意到了。
打电话来表示关心,还有问问有什么地方可以帮上忙。
骆一航觉着自己还真没白混,做人挺不错的。
只不过啊。
应对的太快。
等他们知道的时候,事情已经办完了。
商战就打了两天。
釜底抽薪之后,以敌人投降而结束。
根本没有留出借助外力的机会。
——
至于为什么是釜底抽薪,作为糖果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
国内糖果年产量大概是300万吨。
销售额1678.68亿元,其中90%在国内销售。
这是什么概念呢。
差不多一天一万吨。
以一颗糖平均10克计算的话,一年三百亿颗,一天生产一亿颗糖。
而这其中90%是那几家大型糖果企业的势力范围,比如某座山命名的品牌,一年能生产11.7万吨。
在如此庞大的数量级面前。
那些进口高档糖果份额少的可怜。
一年280吨而已,没有到万,连千都没到。
但是销售额,却高达七亿。
利润超级高,是普通糖果的几十倍。
普通糖果平均一吨5.6万,进口高档糖果一吨250万。
骆一航的猫猫头糖果,盯上的就是这一块市场。
比他们的好,比他们的健康,还比他们的便宜,短短一个多月,已经啃下来将近五分之一的市场。
而且随着产能的提高,名气的上升,还将继续蚕食。
再等到新的蘑菇房建成。
骆一航这边的产能还可以很快提升,达到日产几百公斤不费劲,努努力,向着吨一级迈进。
到那时候,销售渠道就不够用了。
一天一吨啊,以现在的销售比例来生产的话。
就是两千四百罐棒棒糖+一千六百罐软糖+一万六千管口含糖。
光靠一个网店销售,绝对支撑不起来这么大的产量。
分销势在必行。
正好,那些进口高档糖果的经销商有现成的渠道。
打一架,收编下来,既拓展了销售渠道,也避免了以后再来搞事。
而那些经销商们,已经感觉打不过了,自己这边销售直线下降,正发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