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2/3)
nbsp; 老头看不起人。
那可不行。
“我有茶树啊,还是老茶树呢,三十年往上的峨眉高山绿,有十五棵。”
徐师傅眉毛一挑,“怎么着,有好东西不舍得,老头子我配不上?”
“哪能呢。”骆一航笑道,“去年秋天刚移栽过来,老树缓苗慢,今年明前的没戏了,雨前应该能有点产量,到时候我给您送。”
“用不着。”徐师傅精神头来了,“到时候我给你炒,三十年的老树可不能糟蹋了。”
“您还有这手艺呢?”
“废话,老头子我折腾几十年了,吃的喝的啥不会啊。”
“那我可不客气了,正愁找不着好的炒茶师傅呢。”
“甭客气,咱爷俩用不着。”
意外惊喜,又了却一桩心事。
不过现在急切的还是能大量投产的产品。
话题拉回到正题,骆一航给徐师傅介绍道:“我这边现在吧,青黄不接,玉米还没长成,田里的菜都被定走了。辣椒的产量倒是有,用量更大。其他东西量太少。连田里的草都拿来做钓饵了。”
“好家伙,你连草都不放过啊。”
“可不是么,田里就草多,我这儿菜长的好,草也长的好。本想着一批草做钓饵,一批草发酵了做菌包。这不突发状况,钓饵销量爆了,菌包的原料给占了,这才想着弄泡菜母水。”
骆一航把自己现在有多少田,种了什么,怎么安排的说了一遍。
表示,现在是真的没东西可卖了。
徐师傅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眉头也是越皱越紧。
貌似还真的没有东西可卖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最能玩儿出花样的就是辣椒了,你这辣椒就再挤不……等等!”徐师傅随口念叨着,本来没想着辣椒还能变出什么东西来,就是感觉辣椒能做的东西多。
念叨到一半,突然摸到一丝灵感。
“你还记不记得,王老头头一回带你见我那天,咱做的是小龙虾,我做个白灼的你不满意,你非要麻辣的。”
骆一航点点头,“记得。后来咱去的凡人居么。”
说完才反应过来不合适,看了一眼徐师傅的脸色。
看上去,徐师傅对凡人居的名字并没有什么反应。
还是一边回忆,一边慢慢说道:“我当时跟你说过,做辣先做甜,我用了陕北的蜜,莱阳的梨。”
骆一航继续点点头,“是的,有印象。”
“后来到了烧烤店,又加上了你家的麦芽糖。”
“对啊。”
“对!就是这个!”徐师傅乐的一拍桌子,“麦芽糖,麦芽糖你能大量产吧。咱不做辣的,可以做甜的,做糖啊。水果糖、牛轧糖,花生糖,糖可一直卖挺贵的嘞,我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