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9.天才少女 (2/5)
r /> 杨安秀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就是在一片田里十字形选五个点,每个点划定两平米,以这五个点的平均产量,计算亩产量。然后每一百亩测产一次。取得数据后再计算整体平均亩产。”
还真会啊。
骆一航为她竖起两根大拇指。
小姑娘美滋滋,脸蛋跟个红苹果似的,又害羞藏到了她哥哥身后。
杨秉承也笑笑,接着解释说:“现蕾期过后,块茎形成期的时候发现膨大速度特别慢,齐老师来看过之后,发现是硼缺乏,补了硼肥之后,块茎生长才开始正常,所以少了大概十天生长时间,今年的产量应该达不到最佳。最佳产量估计在三千斤左右。”
“嗯,缺硼这事儿老齐跟我说过。”骆一航点点头。
转头一看。
齐若木已经蹲在田埂上,拿着他的野外采集箱从田里收集了几管土样,往里面滴试剂了。
多好的壮丁啊,知道主动干活。
再看小姑娘杨安秀,正探头探脑的往那边张望,一副好奇的样子。
骆一航挥挥手,“想看就去看,没事,老齐可好说话了。”
杨安秀面容一喜,重重的应了一声,一溜烟跑过去蹲到齐若木边上。
老齐是挺好说话的,就是话多,还有点好为人师。
叨叨叨说个不停跟上课似的,不听完不让走。
小姑娘有难咯。
没管他们两个。
骆一航继续跟杨秉承聊。
“两千八百斤的话,秋雁十六号不算高产品种。”
“第一次试种,产量肯定是低的。”杨秉承应和道,“其实也还好,我们这边土豆产量一般在两千到四千斤之间,只有威宁那边的高产示范田能达到七八千斤,我们这边土地还是太贫瘠了。”
骆一航摆摆手,“那不一样,秋雁十六号在那边也种不好。”
威宁在贵州西北部了,挨着云南,属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貌以山原、丘陵为主。
海拔也高,日照充足,土豆产量自然就高。
最主要的是,秋雁十六号是早熟品种,七八月份块茎膨大的时期在桐梓和黔北山地20-24度的平均气温更适宜,而到威宁那边,因为海拔高,16-20度反倒差了一些。
所以威宁种的都是晚熟土豆品种,属于加工型和粮食型,做土豆粉的。
“所以放心吧,秋雁十六号就是桐梓的。”骆一航拍拍杨秉承的肩膀。
虽然他入职了农盛集团,但为了家乡嘛,有情可原。
没准下回秦秋雁想吃土豆粉,又弄个适合咸宁那边做粉的土豆品种呢,秋雁——二三十号吧。
“两千八百斤也够了。”骆一航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账。
“一个店,一天就算十斤,一共一千四百个店,一个月42万斤,五个月210万斤,七百五十亩就够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