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3.建墙 (2/5)
……”
文英好像不想多提,骆一航也没追问。
而是突然想起来一个事,“对了,咱们没有用到他们的专利吧,会不会被专利限制?”
文英摇摇头,“育种3.0和育种4.0核心思路都不一样,根本没有必须关联,他们的专利咱们用不到。”
“他们育种3.0的专利仅在导入外源基因时触发,管不到咱们育种4.0的内源编辑。”
不过既然提起了这件事,文英也重视起来。
“现在咱们用的CRISPR技术是博德研究所的专利,得换成HyUEC”
怕骆一航不懂,文英还专门解释一下,“CRISPR是基因编辑技术,原理是用一段RNA定向寻找目标DNA序列。HyUEC也是基因编辑技术,不过原理是通过改进Cas9蛋白和引导RNA定位。目的是一样的,方式不同而已。”
“不过HyUEC用得少,得添些专用设备,好处是这项技术专利在湖南杂交水稻中心。”
自家有的,那肯定用自家的技术啊,不就是添些设备么,骆一航大手一挥,“添!”
文英毫不意外,接着又说道:“还有TALEN,这是通过TAL效应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识别特异性DNA碱基对的技术,这项技术的专利在嘉吉。需要换成农科院的GEAR系统……”
话没说完,骆一航又是把手一挥,“添,该添什么设备你填个单子,我批钱。有风险的技术能换的全换了,换不掉的再想办法。”
文英笑笑,摇摇头,“没什么受限的了,这两种育种技术交集并不多,而且之间有代差,育种4.0是我们走在前面。大部分技术在水平没达到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用哪些,也无法提前预测。”
“顶多做些基础的数据收集。”
文英这话给骆一航吃了颗定心丸。
而紧接着,即便基础的数据收集,竟然还有惊喜。
“比如拜耳和科迪华,搞得号称全世界最大最全面的表型数据库,宣称有五十多万样本,还有宣称包含六十万靶点的基因功能数据库。”
“数据本身不能申请专利,只有软件算法能申请专利,以及把收集到的数据包成样本库弄成公司机密,再做个平台通过授权使用。”
“数据库咱们自己也在做,咱们所有培育的品种都用的自己的数据,基本跟着项目走,需要哪些收集哪些。”
所以说……
骆一航眼珠一转,“咱们自己也弄个平台,也搞授权,限制拜耳他们使用,憋死他们。”
李叔闻言,也开口补充一句,“反正现在肯定不会让他们来国内收集数据,搭建一个平台也好,至少国内育种环境保护下来。”
文英看了他一眼,笑道:“其实现在就有一个项目,能限制嘉吉的土壤微生物组数据库。”
“什么东西?”骆一航好奇追问道。
“我老师在研究什么?”文英学坏了啊,会卖关子了。
“杜景教授?他在研究……”骆一航迟疑了一下。
文英坏的还不彻底,弯腰抓起一把土,“他在研究这里的微生物菌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