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曲江诗会--商论 (2/3)
r />
“康王殿下,圣人一直主张的是言路畅通,所以还请康王殿下替诸位臣公解惑。”王圭此时一脸笑容的道。
秋风卷着菊花瓣往高台的帷幔里灌,李平康抹了把脸上的糕渣子站起来:“各位大人骂得痛快,可知道吕不韦咋发家的?“
魏征听到这话猛的就将手中的酒盏扔到桌上讥讽道:“康王殿下这是要学那投机倒把的?“
“吕不韦当年押宝异人,那是真敢下本!“李平康慢慢的站起身来到一个可以面对着所有的位置,“他拿五百车盐巴换秦国质子,这才有后来始皇帝一统天下!“一些被风卷起的菊花瓣掉进房玄龄茶碗里,房相眯着眼瞅水里飘的花瓣神游。
长孙无忌“呸“地吐了瓜子皮:“照你这么说,做买卖的倒比读书人金贵?“
“金贵不金贵两说。”李平康“咔嚓“掰断玉带扣,“这破石头值三百石粮食!西域驼队运过来,玉匠刻废九块才成这一个!“他晃着半截玉扣,“长安东市转手就能换头耕牛,老农有了牛能多开三亩地!“
高士廉的佛珠甩得啪啪响:“尽是些歪门邪道!“
“歪门邪道养活人呐!“李平康指着曲园外长安城西市的方向道:“就像那蚕农,自家留三成丝够穿,剩下七成不卖钱,拿啥换锄头镰刀?“炭笔在柱子上画了个圈圈,“这就叫货物流通!“
房玄龄端着茶碗问:“殿下说的流通...“
“就是让东西动起来!“李平康比划着,“江南的丝绸运到北边换毛皮,关中的粮食卖到山东换铁矿——朝廷收点过路钱,不比加税强?“
魏征的破袖子扫飞几本书:“《礼记》说奇技淫巧惑乱民心!“
“您老记岔了!“李平康拍柱子,“《管子》里写'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咋解?秋天粮多时朝廷收储,春天青黄不接时开仓——这不就是平抑物价?“
长孙皇后忽然插话:“前些日子洛阳牡丹会,江南花商运来三千盆姚黄。“她摆弄着金钗,“本宫这牡丹钗子,倒省了尚服局八十贯工钱。“
李二眯眼笑了笑,手指头敲着刀柄。
房玄龄捻着胡子问:“要是商人囤货抬价咋办?“
“所以要有常平仓啊!“李平康掏出炭笔乱戳,“丰收年景官府收三成粮,灾年放出来压价——就像池子里养条大鱼,小鱼小虾翻不起浪!“
“程叔看这!“李平康扯过羊皮卷,“咱们用茶叶换突厥战马,拿《齐民要术》换他们牧草种——张骞当年带回来的苜蓿草,现在不是养肥了陇右军马?“
魏征气得幞头都歪了:“商人无利不起早!“
“您老当年在瓦岗寨...“程咬金话没说完就被李二瞪回去了。
李平康掏出个药瓶子:“这是蜀商从南诏弄来的白药,去年救了秦将军的箭伤!“他转头问房玄龄:“房相,太医署可没这好东西吧?“
房玄龄咳嗽两声:“倒是...确实见效快。“
“所以啊!“李平康一屁股坐回席上,“堵不如疏,朝廷是干嘛的?那是定规矩的地方,定好规矩——设市舶司啊,路政司啊收税,开榷场管货,由官家发放专门的经营牌照,再弄个商贾行会自查自纠..每三年对牌照拥有者进行定期检查,平时在不定时的抽查,如果怕有人弄虚作假或者是开后门子,那就直接把检查的分成从朝廷,道,州府,县四级,一级审核一级。“他掰着手指头数,“谁敢乱来就吊销执照加上制定重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