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17章 曲江诗会--斗诗1 (1/3)

      马蹄声碾碎曲江秋色,八匹青海骢踏着银杏叶奔来。李世民勒马立在残荷畔,玄色龙纹常服沾着终南山的松针,腰间横刀未卸——刀鞘上还凝着玄武门的晨露。他扬鞭虚指满池琉璃灯,笑声震得铜铃乱晃:“好个曲水流觞,比朕上月破的那局棋还热闹!“

    长孙皇后落后半个马身,素锦襦裙外罩着银狐氅,发间只簪支鎏金步摇。她素手轻按丈夫刀柄:“二郎仔细些,莫惊了孩子们的诗兴。“这话说得温软,杏目扫过人群时却叫李泰脊背发凉——那目光分明是丈量过玄武门血迹的。

    李世民甩镫下马,鹿皮靴碾碎片金叶,恰踩在“贞观“年号的铸模印痕上。他信手摘下长孙鬓角的银杏叶,叶片擦过李平康炭笔写的算式:“这数算得痛快!“指尖在“七丈一尺七寸“上一叩,甲片刮出火星,“比朕当年算突厥人的退路还精三分!“

    池畔跪倒一片的衣袍声里,长孙弯腰拾起李淳风失落的炭笔,帕子细细擦净了,冲李平康眨眼轻笑:“三郎这黑棍棍,倒比弘文馆的紫毫管用。“她发间步摇晃碎满池光影,晃得群臣想起上月太极殿登基大典——那日帝后的袍角也这般搅动了大唐风云。

    马蹄印子还冒着热气,李承乾三步并作两步窜到御前,蟒纹靴尖正踩着石板上未干的酒渍:“父皇请看!“他袖子一抖,三根算筹精准插进炭笔写的“七丈一尺七寸“里,“三弟这手算学,把岑文本老大人带来的司天台秘题都破了个底朝天!“

    李世民蹲身细看石板,甲片刮过炭痕簌簌落灰:“青雀,这题是你找的?“他头也不抬,手指头在“五丈八尺三“上敲出火星。李泰后槽牙咬得发酸,面上却堆笑:“三弟天纵奇才,儿臣这是抛砖引玉...“

    “好个抛砖!“皇帝突然抄起半截炭笔,在青砖上划出道深痕,“这砖抛得比玄武门箭楼的礌石还狠!“他甩手把炭笔扔给李淳风,“太史令,你给朕说句实在话。“

    李淳风官帽都来不及扶正,捧着炭笔直哆嗦:“陛下容禀,这题是臣上月演算日食时偶得...“他枯手指着石板上的√号,“康王殿下所用算法,竟与南朝祖冲之《缀术》残卷暗合!“

    李世民突然大笑,震得池面残荷乱颤:“好个祖氏遗风!“他靴尖碾碎片银杏叶,“三郎,你这炭笔鬼画符跟谁学的?“

    李平康正偷摸往长孙皇后身边蹭,闻言一个激灵:“回父皇,儿臣前些日子采买松墨时,见西市胡商用炭条记账...“他故意把“采买“二字咬得极重,“王府翻修正缺笔墨,就试制了些粗陋玩意儿。“

    长孙皇后忽然轻“咦“一声,银狐氅扫过石板:“二郎快看,这三郎算的影差...“她指尖点在酒渍晕染处,“竟与上月钦天监测的日食差数暗合!“

    李世民瞳仁猛地收缩——那日他刚在玄武门射落李建成,钦天监急报“日有蚀之“。此刻石板上的炭痕与铜壶滴漏的投影竟在眼前重叠,仿佛天意昭昭。

    “传旨!“皇帝霍然起身,甲片撞得叮当响,“将这道算题刻成碑,立在弘文馆门口...“他忽然转头盯着李泰,“青雀监刻!“

    李泰蟒袍下的手险些捏碎玉珠:“儿臣领旨...“话没说完,程咬金突然拍腿大笑:“越王殿下这回可要破费了!听说弘文馆的石碑都得用终南山青玉刻!“

    李平康缩在长孙皇后身后装鹌鹑,袖中却悄悄攥着把炭笔——那松木焦香里分明掺着硫磺味儿,正是他上月从少府监库房“借“来的硝石废料熬的。李泰余光扫见他袖口黑灰,突然想起工部禀报平康楼翻修时运进的二十车松木,后槽牙咬得吱嘎响。

    “陛下!“李淳风突然扑跪在地,官袍沾满炭灰,“臣请康王献出这炭笔的制法!“他撇了一眼李平康继续道:“这炭笔制法,或可改良司天监的日晷刻录!“

    池畔秋风忽卷,一片银杏叶粘在李世民甲片上。皇帝屈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天上白玉京 妖女驾到,她每天都在掉马甲 战锤:以涅槃之名 末日没来,我成小丑爆火全网! 全能大画家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天灾末世,我重生囤货躺赢 我真没想当训练家啊 帝国王权 宋檀记事
相关推荐:
妖女驾到,她每天都在掉马甲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谁家小娘子这么狂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