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118) (3/5)
路很远,来回很麻烦的。”曾卫国求道。
“没办法,上面规定的,麻醉药品管理很严的。”
“可以变通一下,我也是医生,安定片规定开十片,我100片都开过,多开几张处方吗!”
“你好大的胆子!”女医生诧异地从眼镜上面瞟了一眼曾卫国,“病人服药自杀了,你赔得起吗?”
“当然是熟人了……”
“你帮帮忙吧,”刘雅琪在一旁插嘴说,“他爸是你们医院的老书记……”
“你爸是谁?”
“老曾!”
“曾书记啊!”女医生遗憾地说,“你爸出殡我也去了呢!……看在你爸的份上给你开三支吧。”
“谢谢你!”
“你跟我来。”女医生开好了处方,向药房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你爸为人太老实,部队转业回来的干部,不懂地方上的人情世故……我记得你爸因为跟卫生局的领导不和提前退休……”
“是离休……”
“嗯,是离休干部……现在的领导就像是近亲繁殖,一代不如一代,一个小医院就弄两个副书记,三个副院长,十万块钱就能买个小官当,进个十万元的设备就敢收五万的回扣,水深得很!”
“大环境如此,没办法。”曾卫国深有感触地说道。
“没权的医生只能开开药拿点可怜的回扣……”女医生走到药房橱窗前,敲敲药房的玻璃挡板,对里面的药剂师喊道,“小王,这是曾书记的儿子,你帮帮忙……”
回到家里,已经是五点了。
梅子妈一定要留曾卫国吃晚饭。
“吃完了饭太晚了,路也不好走,就免了吧。”曾卫国坚持道。
梅子妈无奈只好把一沓钱塞到曾卫国兜里。
“这是干什么?”
“住院的钱,拿着!你拿着!”
来回推搡了几个回合。
“也用不了这么多啊!”曾卫国把发票给梅子妈看,“四千三,照算。”
曾卫国点了四十张,多余的还给了梅子妈。
下山的路上,曾卫国把钱塞给了刘雅琪,刘雅琪叫了起来,“干嘛给我?”
“你给母女俩买份大病保险吧……”
“知道了。”刘雅琪斜了一眼曾卫国,“你可真是个好人呐!”
曾卫国和刘雅琪从梅子爸家拐到永安镇,在镇上买了烧好的红烧猪蹄、酱牛肉和烤鸭,碰到卖西瓜的又买了一个西瓜,回到西坳的时候已经是五点了,正赶上吃晚饭。
太阳的余晖照在院子里,几条边牧围着曾卫国摇着尾巴,水塘里的鲤锦慢悠悠地游到池塘边,翘着嘴大口地吞咽着口气,远处,有一只公兔子翘着尾巴追一只母兔子……
“梅子爸怎样了?”二叔吃完了饭点上一支烟,吸一口,呛得直咳嗽,用粗大的手抹了一下眼泪,问。
“晚期了,没什么办法了。”曾卫国回答道,“叔,您和二婶应该去体检一下,有什么病也好早发现早治疗。”
“我?”二叔摆了一下手,“这把年纪了,无所谓了。”
“就在家待着,等死了吗?”二婶问。
“住在医院里也没什么意义……”
“要不要过去看看?”二叔瞅了一眼二婶问。
“按理是应该去看看。”
“过两天我叫雅琪开车载你们过去吧。”曾卫国说。
“那再好不过了。”二婶说。
后来,曾卫国问了一下最近生意情况。
柱子把银行卡递给曾卫国,“半年收入两万多块,正在慢慢好起来。”
“多亏你年后买的兔子,现在小兔子都可以卖了。”二叔说,“只是过来玩的人不多。”
“网上有些老主顾、回头客在买,一个月二十来个。”柱子无奈地说,“因为停一段时间,没热度了,人气散了。”
“有两个老太太长住,快三个月了,平时没什么人住。”小琴说,“周末有时候偶尔会有人住一晚的。”
“狗崽子卖了两窝,一共十二只,”小军插了一句,“还有一窝,刚满月。”
“还是得想办法把人引进来,留住。网上也要搞搞活动,把销售搞起来。”曾卫国转头看着刘雅琪,“你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直播带货啊!”刘雅琪说道,“价格便宜一点,不怕没销路。微信群里也可以发发视频,搞有奖销售。中秋、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可以好好筹划一下。”
“好,”曾卫国赞许道,“你弄一个详细一点的方案……到时候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赚钱。”
“我们什么都不懂,”小琴说,“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晚上,刘雅琪躺在曾卫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