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107) (3/6)
走!”母亲坚持道。
“妈!我现在是排长了,团长对我很照顾,我将来会当大官的,您别毁了我的前程!”
“刮民党能有什么前途,净祸害老百姓,我是不会放你走的,除非你……除非你……我死在你面前!”
在余下的时间里,母亲一步也不离地跟着春生,连春生上厕所也守在外面。
“妈!”春生绝望地喊了一声,“船早就开了,我想走也走不了!您别跟着我了……您毁了我一辈子……”
割稻子的时候,春民回来了,他的师傅也跟着来了。
“这孩子,”师傅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对母亲说,“这地方出问题了,我现在把他还给你了,叫他在家好好休养吧……”
师傅说完就走,母亲急忙拦住了她,“怎么回事?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也不清楚,大概是喜欢上一个姑娘被拒绝了,受刺激了……我走了……”
春民一天到晚神神兮兮、唠唠叨叨、自言自语不知道在说什么,大白天穿着衣服到河里洗澡,母亲总要不放心地跟在后面。
割稻子的那几天就把他绑着家房间里木柱子上。
春生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从来不下地干活,游手好闲在村子里游荡。
母亲在家里看着弟弟、妹妹,守着春民,烧火做饭分不开身。
春汝一个人在稻田里割稻子、脱粒,把稻子粒担回家。
两个哥哥在家,竟然没人干活了。
七天的活,春汝干了一个月才弄完。
母亲默默地在春汝面前流眼泪,“真是苦了你了,妈对不起你。”
“妈,我没事,”春汝安慰母亲,“能为家里干活,我心里高兴,我一点也不感觉累。”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怎么会这样……”母亲不停地擦眼泪,“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春汝知道母亲的苦,只能尽力安慰母亲,“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
共产党的土改工作队来了。
春生能说会写,在外面闯荡过,见过世面,又熟悉村里面的情况,当上了村里面的会计。
终于有了自己的田和山林,再也不用交租了。
母亲把林地里的半米直径的杉木筏了卖钱,给春民治病。
一年以后,春民慢慢恢复理智了,能下地干活了。
1956年,那一年春汝二十岁,春民一年前去了城里工作,大哥春生要取亲,为了把楼上让出来给大哥做新房,弟弟妹妹和母亲同住,春汝成了家里多余的人。
“你都二十了,该嫁人了!”春生见面就唠叨,“再大没有人要了。”
“弟弟妹妹大了,家里也没那么多的活要做,”母亲也劝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是该嫁人了。”
母亲托的媒婆有回话了,“石门村有一个当大官的,今年二十八岁,还没有取亲,现在回来探亲,想找一个姑娘。我看你家春汝正合适,就应承下来了。去见见,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二十八岁,”母亲迟疑了一下,“好像大了一点。”
“不大,八岁哪里大了,”媒婆劝道,“再说,人家吃公响的前途无量,打着灯笼难找啊!”
母亲询问女儿的看法,“你怎么看?”
“见一下也无妨。”春汝回道。
春汝第一次对着镜子打量自己,二十岁的黄花大闺女,正是含苞欲放的花季,继承了母亲的长长的瓜子脸,五官端正,比例协调,看不出有什么缺点。高高的身材,因为干活而练就的发达的四肢……只是手有点粗大,布满老茧。
春汝见到未了自己的丈夫,一点点的自卑感消失了。
对方个子不高,应该有一米七吧?圆圆的布满青春豆的脸显得坑坑洼洼,难怪这么大了还没媳妇。
“我叫曾志强,我十八岁就去当兵了,”对方自我介绍道,“我是军医,级别是连长,每个月有工资。家里有个老母亲,下面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我假期还有三天,如果同意就马上结婚,带你出去。”
春汝想出去,想离开总有干不完活的家,想要寻找自己的幸福……可是,母亲就要受累了……
“答应下来吧!”母亲劝道,“多好的人呐!家里你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的。”
“我同意……”春汝羞涩地答应了。
就这样,春汝离开了养育她十八年的母亲和家乡,和丈夫去了东北。
先是坐汽车到县城,然后坐船到上海,再从上海坐火车去沈阳。
春汝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更别说坐汽车、轮船和火车了。
在轮船上透过小小的圆窗户看大海,现在透过火车大窗户看大地,春汝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