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寻人 (1/5)
雨终于停了。
萧恒收拾好行装。
干粮,火折子,一根削尖的木棍当武器。
村民们都来送行。
老村长递过一个包袱、“萧先生,这些饼子带着。”
老妇人抹着眼泪:“路上小心啊。”
萧恒深深一揖:“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他日若诸位到江州,或我重回此地,必当厚报。”
村民们淳朴笑道:“萧先生保重。”
萧恒转身,踏上那条通往江南的小路。
山路崎岖,泥泞难行。
他走得很慢,很小心,木棍时刻握在手中,防备野兽。
第一天,平安度过。
第二天,他在山里迷了路。
四周都是参天大树,看不出方向。
正焦急时,听见有人吟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萧恒循声而去,见一中年文士,青衣布鞋,手持画卷,正在山间写生。
“好画。”萧恒由衷赞叹。
文士回头,见他衣衫褴褛,却不失气度,问道:“阁下懂画?”
萧恒看向画卷,夕阳西下,青山绿水,飞鸟归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脱口而出。
文士眼睛一亮:“好诗!阁下所作?”
萧恒这才想起,这是陶渊明的诗,忙道:“前人佳作,不敢冒领。”
文士打量他:“听口音,不是本地人?”
萧恒苦笑:“江州人,遇洪水流落至此。”
文士若有所思:“江州……可是那位造新织机的萧恒所在之地?”
萧恒一愣:“正是在下。”
文士惊讶:“你就是萧恒?”
他放下画笔,拱手:“在下徐振之,久仰大名。”
萧恒还礼:“徐先生听说过我?”
徐振之笑道:“新织机,光影秀,安仁堂,萧主事的大名,江南也有传闻。”
他看看萧恒狼狈的样子:“这是……”
萧恒简单说了遭遇,徐振之叹息:“天妒英才啊。”
他指了个方向,“从此处往东,一日路程,可出山谷,山下有个小镇,名日青石镇,或许能帮到你。”
萧恒感激,“多谢徐先生。”
徐振之摆摆手:“举手之劳。”
他收起画卷,继续前行,“山水有相逢,后会有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