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正传 第十七章 新婚夜的变故 (2/7)
bsp; “是……”白月知道劝不动唐铃了,便只好轻轻的点了点自己的小脑袋,随即就乖巧得好像一只猫咪一般站在了风吟一旁静静看着,不再去多说任何的一句话了。
“娘……我觉得……”风吟一脸的小心,好像卑微至极的说到。
“你觉得甚么?!这事儿就这样,没商量!”这一看回了风吟,唐铃的脸色就再一次出现了些许愤怒的神色,与刚刚对白月那温柔而慈祥的微笑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风吟从来没有感到如此无奈过,便只能有些无力般的扶了扶自己的额头,“……”
最终的结果,便是唐铃全然不管风吟的任何意见,甚至是直接把他的话当成了耳旁风,随即一拍桌子,一意孤行又死心塌地的决定于一周后就举办风吟和白月的婚礼。
待至大婚当天,风府之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而又灯红酒绿;却因为风吟有些不太擅长交际的关系,在场的几乎就没有一个风吟的友人到席,除了敖震一人。倒是唐铃在各种生意上、官场上所认识的那些人杂七杂八的凑了整整的一个院子;但似乎也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他们并不是真心想要来给风吟这个大新郎官祝贺的,反倒像是想要趁机攀上高枝,以此拉拢和唐铃的关系,让自己的生意或者路途更有一些起色而已。其次到来的,便是是风泽在私塾里所认识的不少同门师兄弟姐妹等等。
因为这白月从小便是风家的人,所以自然就少了“迎亲”的这一流程。只随着风吟的那一声高呼“新妇子”,就见白月迈着翩翩而又优雅的步伐缓缓走上了红毯,只见她身穿着一身红色的绣着繁多花鸟之纹的襦裙,这身装扮可与那唐朝廷所规定的“翟衣”有着非常大的出入,不过也就是民间所要更加流行的“钿钗礼衣”而已,在此同时,白月的身上还搭配着一条很标志性的披帛。随之展现的,便是跨火盆、跨马鞍、三箭定乾坤等等都是一些接踵而至的礼仪。
而到了这挑红盖头一环,就见那唐铃请来的司仪端着一杆秤就上了台来,接着就用他那有些独特的声音高喊道:“各位来宾、各位贵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规矩,得新郎到了洞房才能挑红盖头,但是,今儿个来了这么多亲朋好友,大家是不是想看一看咱们新娘子的花容啊?!”
众人欢呼雀跃,纷纷随声附和般的高声道:“想!!”
“那好!今儿咱们就来个‘与时俱进’,提前让新郎官解开盖头,好不好?”
“好!!”在众人的喊声呼声之中,又混着许多冗杂的钟鼓声。
下一秒,就见司仪举起了手里的秤杆,并就此将它展示给了众人,“大家伙儿知道,这是什么呀?没错,就是秤。今儿个,这秤杆就是‘喜杆’,咱们让新郎官,拿这喜杆挑开新娘子的红盖头!”话音刚落,周围那些密集的钟鼓就直接开始响了起来,正是所谓一个“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紧接着,便听见了那司仪在这漫天的鼓声中大喊道:“一挑——眉清目秀,二挑——口红齿白,三挑——称心如意!”
只见风吟拿着那一根“喜杆”,轻轻而又温柔的挑开了白月的红盖头,随着红盖头的滑落,可那一方绝世容颜却没有就此显露,原来是白月还依然拿着那么一面小圆扇,以此来遮挡着自己那倾国倾城的美貌;但哪怕只是这样,她露出的那一小部分,也依然能让坐在的众生皆为其之美而倾倒。
“嘿,奇了怪了!”那司仪假装有些疑惑似的皱了皱自己的眉头,接着又笑脸盈盈的嚷嚷道:“这红盖头都挑了,怎么还用扇子挡着芳容,不让新郎官看见?哦……原来是咱们大唐的规矩,真想见这新娘子的芳容,还得通过最后一道考验嘞!这新娘子可得考考新郎官的才华,让新郎官吟诗一首‘却扇诗’,看这样能不能打动我们的新娘子哦!”
只听得那台下一片的哗然,连那风吟都不禁感到老脸一红,却却奈何四面八方都在起着哄,他若是不念,这可成何体统?于是乎,他硬着头皮、带着些许僵硬吟唱道:“莫……咳咳,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