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正传 第十章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5/8)
山的山顶之上好像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一般……
翌日接踵而至,风吟果然没有再继续死心塌地的跪在观音殿之中,而是在一大早就直接背着白月离开了观音禅寺,并踏上了攀登上骊山的漫漫旅程。
实际上来说,那个老夫人在昨日给了风吟建议后还不到一个时辰,风吟便已经直接放弃了继续跪在那里,但总的算算所跪的时间,哪怕是没有一天半之久也明显是八九不离十的。风吟给自己留足了休息的时间,不然仅仅是经过长时间的跪姿,都必定能让他喝一壶,甚至一小步路都迈不出去,因此他才选择了在观音殿内休整了一个晚上。
“呼……呼……”待到登上山顶的时候,已经是当天的黄昏时分了,那黄晕而温暖的夕阳缓缓的洒落在山峰之上,一眼看过去,就如同黄金般金光闪闪、耀眼无比。
风吟所在的这个山头,貌似是一个叫做“望峰”的位置,虽说这里也不一定就是骊山之上最高的地方,却也毫无疑问能算得上是骊山之上的一个高地。若是向下俯瞰过去,还可以看到一个名垂青史的千古名胜:秦始皇陵。其实这秦始皇陵本就已经算是一个大山头了,如果不是这望峰的高度看起来比秦始皇陵要高出许多,恐怕风吟就已经冒冒失失的跑到秦始皇的头顶上去了。
然而,这个山头之上似乎并没有什么风吟想要去追寻的东西,只是一片郁郁青青又凄凄凉凉的景象,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风吟不禁当即怒骂了一句,感情自己被诓骗了这一遭;随后,就见他慢步来到了一块巨石之前,并将白月给轻轻的放了下来,小心翼翼的令她靠在了那块巨石的跟前,他这是希望可以稍微给自己一点时间休息一下。反正来都来了,而且别说自己追寻的东西了,甚至连一根猴毛都没有见到;于是乎,风吟当即便决定留在这里些许时间,哪怕只是看看风景也得了,勉强算是不虚此行。
抬眼望向那好像一头睡狮一般巍峨耸立在平原之上的秦始皇陵,就连风吟也不禁心生感叹,一首流传了千载的名句在不经意间娓娓道来:“洛阳之水,其色苍苍。祠祭大泽,倏忽南临。洛滨醊祷,色连三光啊……”
结果就在这刹那的时间,一声慈祥而不失浑厚的女音忽然在风吟身后响起:“年轻人……你来了啊……”
风吟当即一惊,迅速转过头来,只见来者正是之前在观音殿所见到的那个老夫人,此时的她正站在距离自己才几步不到的距离之外,只需要瞬间便可和她面对面。可话虽如此,风吟却忽然就感到有那么些毛骨悚然,因为风吟虽说算不上什么斗宗强者,可毕竟叠加了来自阎王爷的力量,这方圆百米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应该会被他轻易察觉、甚至清晰感知到的;可眼前的这个老夫人不但没有令风吟察觉,还就那样毫无征兆的出现在了自己身后,且自己居然没有任何的一点察觉!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只见风吟一脸严肃的看向了她,此时的他已经非常的确信,眼前的这个老夫人她绝非凡人。
却见那老夫人没有回答风吟的问题,只是微微翘起了嘴角,当即露出一个慈祥到令人有些不安的甜笑,紧接着,她杵着一根干枯的拐杖摇摇晃晃的向风吟挪了过来,嘴里还轻声细语的念叨着:“老身算不上什么东西……只是,可以帮到你,仅此而已。”
“帮我?”听到这话,风吟明显的愣了一下,接着便感到了一阵异常离奇的疑惑。
继续默不作声的挪动着,那老夫人随后便从风吟的身边直接擦肩而过,径直走向了他身后那个一动也不动的靠在巨石上的白月。风吟一看这状况,刚想要伸出手来阻止她,下一秒却莫名在内心感到了一阵安心,仿佛是确信她不会动白月一根头发,居然选择了放任她就这样过去。
只见那老夫人步伐琐碎、不慌不忙的走到白月的身边慢慢的蹲了下来,在看了一眼白云那美若天仙而清白如玉的脸庞之后,她也不禁微微叹了口气,声音极其绵延的说道:“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