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是那好牧人 (2/4)
羊群紧跟牧人的步伐,不只是离开一片草地,更要转移牧场,好去避开天灾、寻找水草丰盈之地。
当盖里斯说到头羊的时候,阿尔斯兰就已经知道自己的地位,以及那不可推脱的使命了。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把羊赶散。”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如此说着,盖里斯拍了拍阿尔斯兰的肩,他的手又磋磨了下一旁风化的岩石表面。
在这山间的风中,盖里斯身上的衣袍被吹得猎猎作响,再过一会儿,就会只剩下他与阿尔斯兰留在这里守候那些牧民的归来了。
【愿那使羊的大牧人,从死里复活,凭着永约的血,借着伟大的牧人,成全你们各样美好的事,叫你们遵行他的旨意,靠着那牧人,在我们里面行他所喜悦的事,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
【阿们】
……
战争的规模,战场上实际投入的兵力,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难有定论的话题。
即便到了20世纪、21世纪,因为各种战术需求、经济、政治冲突,战场上的实际投入兵力、阵亡人数、总体减员数量,都并不会非常准确。
而在古代,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了。
赤壁之战曹操大军诈称百万,本质上便是对东吴的战略欺诈,对于当时偏居江东的东吴来说,中原无疑是世界的中心、难以估量财富之地。
毕竟古代可没有谷歌、百度,能让人一眼有个粗略认知。
但在不同文化氛围中,士兵并也不一定是必然多报,在骑士文化浓厚的西欧。
士兵少报,才是常态。
先有罗杰、罗贝尔两兄弟,带着三百诺曼骑士,征服西西里。
又有圣殿骑士团八十人,大破萨拉丁三万大军。
对于西欧文化而言,把己方士兵数量吹的少些,总归是有好处的。
从战略上来说,这可以降低敌方的戒心,引诱对方参与野战,进一步来发挥西欧骑士的勇武、冲击……好在己方擅长的领域击溃敌人。
从后续的吹逼来说,自己这边人少,输了那是应该的,方便推锅,不损荣誉。
若是赢了,则能把参战的骑士吹成天神下凡,从而抬高威望。
如此一来,去审视欧洲本土记载的很多历史时,就时常看到几十人混斗的场景……至于那些农兵或者骑士扈从,则不配露面。
但安纳托利亚这片地区,又显然并不遵循西欧的规矩。
就比如说,罗姆苏丹国的那位苏莱曼苏丹,直接称自己带着四十万突厥士兵,围剿格鲁吉亚……
这个数字,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唬人的。
毕竟大家确实是不识数,只晓得四十万是一个颇为夸张的数字,难以确定这个数字到底代表什么含义。
盖里斯作为前世来自21世纪的人,他则清楚40万是什么含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