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树倒猢狲散 (2/3)
;被逼无奈的德意志十字军先锋,只能咬着牙,答应本地民众,告诉他们自己一定会把突厥匪徒绳之以法。
当然,伊甸还有盖里斯,之所以能够约束住军队的纪律,主要在于本次出征的军费,已经通过发行国债提前筹集了。
参与这次远征的士兵,在出兵之前就各自领取了半年左右的薪水。
任何不经过指挥部同意的劫掠行动,都是对十字军高层权威的质疑,是要被严肃惩处的。
另外一方面在于,虽然突厥人放火烧村,大批量的破坏农田,可由于海战的胜利。
威尼斯舰队以及王国海军,能够昼夜不息的转运资源,确保军队食物补给的充沛,甚至于在行军之外,还能简单救济一下战争灾民。
这才使得大多数十字军,都控制住了自己有关劫掠的想法。
一时间,本地的阿拉伯人,便惊奇的发现,这些远道而来的十字军其军纪,居然比之本地民团都要高上不少。
至于突厥人?
他们存在军纪吗?
现如今十字军的形势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大好特好!
这种情况下,伊甸便在指挥部的会议上发出了疑问。
“现在怎么说,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去发起一次会战么?需要我们去主动进攻么?”
作为麾下八千人部队,占据了联军近半规模的统帅,伊甸毫无疑问有资格出席指挥部会议,而王国这边的情报信息,也基本上都向他公开。
对他来说,参与耶路撒冷王国这边的指挥部会议,感觉自己啥都不用干,就有人把准备好的情报信息给送过来,然后自己再从参谋们那边制定好的作战方案中选一套,接着就有专门的人去执行。
这就是一套完整的体制,从信息的收集、作战计划的制定、到最后的执行,都有专业的人负责,身为统帅,其更多的职责在于居中调控,维持这个体系的正常良性运转。
而出身于12世纪的伊甸,他在接触耶路撒冷王国前,从未想过战争居然可以如此简单。
“主动发起进攻的话,其实有些仓促了,我们没必要向萨拉丁准备已久的阵地冲击,在他们海军失利的当下,我不需要急着去进攻,事实上只要维持当下这个状态,胜利的果实就能落入我们手中。”
康拉德说得有点玄,但他反对进攻的意思,其实已经表露出来了。
康拉德又简单说了下当下的情况。
“在我们出兵前,狮心王已经开始准备动身了,他的目标是埃及,而当我们击败萨拉丁的海军后,就可以劝说他直接出兵。”
“后方的地方民兵也已经集结起来,开始对大马士革方面进行试探性地挺进,牵制住那边的驻军,外约旦方向也准备对耶路撒冷发起进攻了。”
盖里斯接过话题说道:“伊甸,在当下这个处境里,你觉得我们与萨拉丁之间,谁才是被牵制的一方呢?谁才是急切着想要发起会战的一方呢?”
大马士革的部队无法支援这边,老家埃及马上就要被狮心登陆,就连圣城耶路撒冷也要面临外约旦士兵的进攻。
而盖里斯他们这边在,有了舰队能够进行补给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和萨拉丁耗着,耗到天荒地老。
哪怕萨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