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阿卡攻城战准备 (3/4)
p; 这种不对等的战斗力,不仅源于武器与训练,更在于士气与纪律——那些法兰克人骑士宁死不退,而部族骑兵只要稍遇挫折便溃散得一干二净。
现在,面对这支更为精锐的步兵军团,萨拉丁心知肚明——在正面冲突中,他麾下的轻骑兵根本没有机会取胜。
这仗打的越多,萨拉丁就越发的认知到自己能力的极限。
换句话说,在知己知彼这两件事上,萨拉丁已经越发的炉火纯青了,不过他的知己知彼,其中的彼,并不适用于盖里斯。
至少他没预料到,耶路撒冷王国居然敢直接一万四的部队,就继续南下围攻阿卡,他更没预料到的是,这次战争的走向,并不是一次纯粹的野地会战,也并非是一次传统的长期围城战。
就这次战役的节奏来说,盖里斯他们的出招,就典型的不按常理来。
通常来说,围城会是一件长期的事,对于围城的一方来说,是需要一个稳固的大营,来作为后方的,所以当军队抵达城下时,往往会需要数日的时间,去加固自己的大营,还要再花数日甚至几十日的时间,去准备围城器械,如投石机之类的。
而在这个过程里,因为需要收集材料的缘故,围城方会派出大量的分队前往周边的树林或村庄。通常而言,这就是萨拉丁对其进行袭扰的好机会。
数量庞大的职业步兵窝在一起,就是刺猬无从下口,可若是他们分开的话,就能轻易的各个击破。
但这些事并没有发生……
盖里斯的部队完全打破了这一传统。他们以惊人的效率完成营地构筑,且几乎没有派出分散的小队,避免了被各个击破的风险。
对于萨拉丁而言,这种高效的围城战打法堪称灾难。
他不仅低估了对方的决心,更低估了这种新型军队的战斗节奏与组织能力。
耶路撒冷王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分散封建领主统治下的松散联盟,而是一个逐渐迈向中央化、职业化的军事体系。
而这,正是萨拉丁最难以应对的敌人。
甚至于,仅仅是一天之后,位于阿亚迪亚山大营的萨拉丁就收到消息,那些刚完成强行军的部队,直接就对阿卡的城墙展开了攻击。
阿卡城的方向,不断传来炮火的轰鸣声。
就在萨拉丁大军集结起来,准备对阿卡城进行救援的时候,又一名信使骑马而来,通报过来一个消息。
阿卡的城墙已破……
……
阿卡建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在最初之时这里被作为罗马人的殖民地,罗马皇帝在古代黎凡特为罗马军团的退伍军人创建的四个殖民地之一。
其在公元2世纪时,城镇人口就已经超过两万,而从公元395年开始,罗马帝国永久分裂之后,阿卡开始了他的衰落,人口一度跌落到两千不到。
但在阿拉伯帝国征服阿卡后,这座城市开始了复兴,而当十字军征服这个城市之后,阿卡也就成为耶路撒冷王冠上一颗宝石,其在1130年人口便已经超过两万五,是耶路撒冷王国除耶路撒冷城外人口最多的城市。
而随着十字军诸国走向鼎盛,阿卡之于耶路撒冷,便仿佛上海之于中国。
在1170年时,阿卡奠定了自己地中海东岸第一港口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