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开弓饮血,非巨力不可驭(求订阅) (2/6)
很是满意。
“我大梁学武少年众多,武道资源极其紧张,但太祖皇帝定下武道兴国之策,创建武政部,除了让所有大梁子民都能够接触到武道,也是为了选拔天才少年。”
“武政部,对于天才标准定下了三档,其中第一档是武馆的考核奖励,能够拿到武馆的考核奖励,可称之为一县之天才。”
听到司长这话,林晨想到了自己当初水云掌小成和大成时候拿到的武馆奖励。
而根据这次县斗的情况来看,张起和沈革两人也是能够拿到武馆的这些奖励。
一县之天才,确实很符合。
“第二档便是一府之天才,以府试为标准,前十者便算符合,也能得到相应奖励。”
“再往上便是最后一档,行道之天才,也就是武政司的天才条制,像你这等能够在半年内将一门功法圆满,便可以称之为江南道的天才。”
“武政司,只是将符合天才条制的学员上报给江南道,对于你们为期三个月特训,实际是由江南道武政厅来负责。”
林晨静静倾听,他不得不佩服大梁太祖皇帝,还有武政部的那些大人物,这套天才筛选制度极其标准,当真就是层级分明。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最高只有行道级的天才?
不该有一国的天才吗?
一国天骄啥的称谓。
里可都是这么写的。
“可有何处不解?”裘如风看到林晨神情不断变化,好奇问道。
“司长大人,弟子是觉得,既然都有行道级,难道就没有再往上的?”
裘如风洒然一笑:“莫要忘了武道科举。”
林晨恍然,自己确实是忘记这一茬了,武道科举,可不就是代表着整个大梁最顶级的天骄吗?
只是想到自家教习已经三十出头了,还要参加科举,这个年龄也能算是天骄吗?
“我朝虽然对你们这类天才有所优待,但也有个度,这也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大梁,从来不是靠一两个顶尖武者就能昌盛,靠的是千千万万的武者。”
“这也是为何,武馆学员最多只能待三年的原因,朝堂对你们的培养只有三年,三年之后能够在武道上走多远,就得看你们自身的造化。”
“以你的出身来说,这一次为期三个月的特训极其重要,这将会是你今后唯一一次能够享受到天才待遇的机会,此次特训之后,即便你再天才,武政厅包括本官这边,也不会平白无故再给你修炼资源。”
裘如风看着林晨,郑重开口。
对于太祖皇帝定下的这个规矩,他当初刚担任武政所所长的时候还不理解,但在饶州府担任了多年司长后,这才理解了太祖皇帝的魄力。
大梁有十六行道,此外还有京畿以及边疆三大重镇,若要再往上选拔一层天才,以大梁的资源并非承受不起,毕竟能够从各行道脱颖而出的,也就那么一两个人,整个大梁加起来不过五十人之数。
可太祖皇帝只给定到行道一级,这些天才要想继续在武道之路前行,就只能靠自己去争取修炼资源,最后参加科举。
科举,是大梁对武者乃至于天下百姓影响力最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