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新星银行”与信用体系 (1/2)
青禾村中心的大空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周围挤满了村民,还有不少闻讯而来的外村商人。高台之上,林舟手持一沓淡黄色的纸张,身旁摆放着装满粮食、布匹和工具的木箱,身后的木牌上用醒目大字写着:“工分=新星币,1:1兑换;新星币=实物,随时兑付”。
“各位乡亲,各位商户!”林舟的声音通过铁皮喇叭放大,清晰地传遍全场,“今天,青禾村‘新星银行’正式成立,发行‘新星币’!从今日起,大家做工赚的工分,可随时到银行兑换新星币,无论是纸币还是金属币,任由选择;而新星币,也能随时在官方仓库兑换等值的粮食、布匹、工具,甚至是肥皂、玻璃杯这些紧俏货!”
他举起手中的纸币,上面印着青禾的图案和清晰的面额:“这纸币与金属新星币等值,同样可以兑换实物。我们以青禾村的全部粮食储备、钢铁产量和信誉作为担保,绝不贬值,绝不拒兑!”
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窃窃私语。村民们看着那薄薄的纸币,满脸疑虑:“一张纸就能换粮食?这靠谱吗?”“万一以后村里不认账了,这纸不就成了废纸?”外村商人们更是谨慎,抱着胳膊冷眼旁观,没人愿意第一个尝试。
林舟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转头看向身旁的赵大:“赵大,你先来试试。”
赵大早就想支持林舟,立刻应声上前,从口袋里掏出积攒的五十个工分凭证:“林小哥,俺要兑换五十文新星币纸币!”
银行职员接过工分凭证,核对无误后,递给他五十文面额的新星币纸币。赵大拿着纸币,径直走到旁边的仓库窗口,将纸币递了进去:“俺要兑换二十斤大米,两匹粗布!”
仓库管理员核对纸币后,很快搬出二十斤大米和两匹叠得整齐的粗布。赵大拎着粮食和布匹,脸上乐开了花,高举着东西喊道:“大伙儿快看!是真的!纸币真能换粮食和布!”
亲眼见到赵大成功兑换,村民们的疑虑瞬间消散,人群立刻沸腾起来。“俺也要兑换!”“给俺换一百文金属币!”“俺想把工分都换成纸币,揣着方便!”村民们排起长队,争相兑换新星币,银行窗口前热闹非凡。
外村商人们见状,也渐渐动了心。一位来自邻村的杂货商试探着走上前,用一两白银兑换了一百枚新星银币:“我倒要看看,这新星币能不能在青禾村买到东西。”他拿着银币,去旁边的作坊买了十块肥皂、五个玻璃杯,付款时,商家爽快地收下了新星银币,还找零了几枚新星铜币。
“真能通用!”杂货商又惊又喜,连忙回到银行,又兑换了不少新星币。其他商人见状,也纷纷效仿,用带来的粮食、皮毛、药材等实物,或金银,兑换成新星币,准备在青禾村采购紧俏商品。
混乱中,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王疤脸穿着一身崭新的粗布制服,衣服明显不合身,领口紧绷,裤脚卷了好几圈,腰间还挂着一柄短刀,别扭地站在银行门口,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人群。
他被林舟任命为第一任“银行保安队长”,负责维护银行秩序和安全。此刻,他挺胸抬头,努力摆出威严的样子,却因为不合身的制服,显得有些滑稽。有村民打趣道:“疤脸哥,你这衣服是借来的吧?看着怪别扭的!”
王疤脸脸一红,却硬着头皮道:“这是保安队长的制服!懂不懂?可威风了!”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自嘀咕:这衣服勒得慌,还不如穿自己的粗布衣自在。那副又威风又尴尬的模样,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让原本紧张的兑换氛围变得轻松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新星银行的兑换业务络绎不绝。青禾村的村民们彻底接受了新星币,工分体系与货币体系无缝衔接,生产积极性愈发高涨;周边村落的商人纷纷涌入青禾村,用各种实物兑换新星币,采购铁器、肥皂、玻璃杯等商品,再带回自己的村落售卖,赚取差价。
新星币的信誉越来越高,流通范围也越来越广,甚至有青林镇的民众,冒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