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 (2/3)

 文彦博的作用就在这里了。
  四朝元老坐镇,就是制衡他们的。
  不独如此!
  文彦博不仅仅可以制衡、压制司马光、吕公著,同样可以压制、制衡如今朝中新党大臣。
  这样一想,两宫的思路就完全被打开了。
  也都察觉到了大行皇帝这一手安排的微妙之处。
  往后,只要有什么事情,两宫觉得棘手了,不好处置了,或者朝堂上的宰执做事有了问题,两宫不好直接斥责了。
  好办!
  老臣出马,四朝元老入殿,当殿斥责。
  无论司马光、吕公著,还是蔡确、章惇、李清臣……
  在文彦博的训斥面前,他们只能低头认错。
  不仅仅是因为文彦博的地位身份资历。
  也因为,文彦博背后站着的是两宫。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越想,越琢磨,就越觉得大行皇帝这个安排,实在是太贴心,也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像文彦博这样的四朝元老,就该如此使用!
  赵煦此时脑海中回忆起了在现代时,他的老师在和他一起研究元祐时代的文献,谈到了司马光举荐文彦博入朝,担任高于宰相之上的平章军国重事一职时,那位研究了一辈子宋史的老教授说的话。
  “司马光举荐文彦博入朝为平章军国重事……肯定不是司马光能想出来的办法!”
  “只能是吕公著这样老于政务之人的安排!”
  “也是一笔元祐初年,最漂亮的政治交易!”
  “为什么?”
  “因为文彦博,其实和司马光,从来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不然富韩公死后,耆英会就不会停办那么多年!”
  “现在,司马光举荐文彦博重新入朝,担任平章军国重事,地位在宰相之上……可文彦博当时已经八十岁了,史书上说他在这个时候,每天都需要禅坐、冥想……甚至开始需要人搀扶……所以文彦博几乎不可能阻碍司马光的施政!”
  “反倒是可以得到文彦博的背书,成为整个旧党事实上的领袖和绝对核心!”
  “更能进一步赢得宣仁太后的信任!”
  回忆着这些,赵煦就知道。
  他已经打断了关键的衔接。
  没有文彦博的背书,司马光的光环就要黯淡许多。
  最妙的是……适才在殿中赵煦已经通过语言暗示了文彦博和韩绛。
  其实,免役法是你们二位首倡发动,然后由大行皇帝实施的。
  所以,对文彦博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没有了。
  王安石免役法不行!
  文彦博-韩绛-先帝免役法可以!
  只是换个名字而已,多大的事情?
  赵煦相信,即使是江宁的王安石知道了,也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存名失政,名政皆亡,存政失名,名政皆存。
  思路只要打开,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变通的办法。
  现在,赵煦开始期待,司马光回京后,面对韩绛和文彦博免役法的展开时,会如何应对?
  是坚持到底,誓与恶法作斗争?
  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当做没有这个事情?
  ……
  文彦博和韩绛步出内东门。
  两位元老,相对看了一眼。
  最终还是韩绛服软了。
  毕竟,是他要上台执政,而不是文彦博文宽夫上台执政!
  有求于人,就得低头,这是韩绛几十年为官的智慧和经验。
  于是,韩绛拱手拜道:“太师不愧是四朝元老,简在四代官家圣心之中!”
  “大行皇帝,对太师的安排和看重,实在是叫某拜服!”
  “方才殿中,少主待太师,几如成王待周公一般,也是叫某艳羡不已!”
  “来日,某八十岁之时,若能如太师一般,死可含笑也!”
  文彦博捋了捋发白的胡须,终于道:“子华言重了,老夫不过是年纪大,少主和大行皇帝敬重老臣而已……”
  “倒是子华当年,首倡乡户五则法,仁庙亦以为善!”
  “治平中,又首先在大行皇帝御前,倡议变动役法,以助役钱活民……”
  “将来青史之上,必有子华一笔!”
  却是完全将殿中他对韩绛的指责,统统忘掉了。
  而这在大宋官场之上,乃是常态!
  真要纠结那些在朝堂上的攻击和互相扣的帽子。
  那就别活了!
  当年富韩公,还当殿指责过其泰山晏元献公老迈昏聩,误国误民!
  但下了朝堂,富韩公还不是带着妻子,登门探望。
  两家人都没把这个当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中药世家 家族修仙从青松灵根开始 LOL:当你将一切做到极致 隐神 我加载了怪谈游戏 霍格沃茨的学习面板 宿命重逢,被深情男配宠上心尖 末世:你们都变异,就我偷偷成仙? 九幽秘主 转职神厨,随身斩仙飞刀很合理吧?
相关推荐:
中药世家 家族修仙从青松灵根开始 隐神 宿命重逢,被深情男配宠上心尖 转职神厨,随身斩仙飞刀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