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837章 是的,你们都是朕的翅膀 (1/3)

  几乎没有犹豫,冯京就直接奏道:“另一足……”
  “老臣乞陛下下诏,于碍止法下再设一磨勘序列……”
  “使天下胥吏,皆可磨勘升阶……一如伎术官阶……并允胥吏可改文、武资!”
  说完,冯京就深深顿首。
  一旁的张方平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冯京。
  这个法子,他自然也有过念头。
  可是……可是……
  太过离经叛道了啊!
  胥吏是什么东西?
  是下九流的腌臜货!是奸猾狡诈之徒!是向上谄媚,对下刻剥的小人!
  在儒家的世界观和天下秩序中,从未给胥吏们留下什么位置!
  他们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也几乎全部以反派的形象出现。
  在现实社会中,胥吏们的表现,也完美的契合了千百年来文人士大夫们对他们的评价。
  胥吏们没有道德,没有仁义,没有忠心。
  有奶就是娘,只要上面下了命令,不管多么荒唐,他们都会执行。
  于是,在士大夫们眼中,胥吏们的社会地位,比赘婿还要低,其人格比娼妓还要下贱!
  至少赘婿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苦衷,起码娼妓中有不少人,并非是心甘情愿的堕落的。
  而且,无论是赘婿还是娼妓,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很低。
  最多只是影响风气。
  胥吏就不一样了。
  他们父子相替,兄弟同业,彼此联姻,把持一方,横行不法,毒害地方,欺压良善。
  最要紧的是——这些人只要有机会,就会以下犯上!
  多少道德之士,多少清正之人,都受过胥吏的折辱?
  连司马光这样名满天下的君子人物,都曾在陈州,为胥吏们所迫,以至美玉有暇,迄今风评都有争议!
  所以,冯京的提议,在张方平看来非常危险!
  上纲上线一点,甚至有动摇国本,使礼崩乐坏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
  张方平看到了,他面前的少年官家,眼中显露出来的欣赏之色。
  所以……
  冯京这是准确的揣测到了圣意!
  那头锦毛鼠,很可能因此得到圣眷!
  这怎么可以?
  张方平几乎没有犹豫,就电光火石之间,在冯京话音刚落的刹那,就抢在了面前的少年官家表态之前,顿首奏道:“老臣谨奏陛下……”
  “保宁军节度使所言,绝不可用!”
  “不然……”张方平抬起头,他本想说‘礼崩乐坏就在眼前,天下风气必为之丧坏’,但在看到了,身前的少年官家脸上显露出来的不快之色,他就立刻改口:“臣恐陛下圣德从此有暇……”
  冯京立刻扭头,狠狠的瞪了一眼张方平。
  他和张方平,本就是老冤家。
  虽然在嘉佑年间,他们两个人在朝时,曾是一个派系的成员。
  可正因为如此,才会成为冤家!
  一个派系内的斗争,可比派系外的斗争,要频繁的多。
  因为派系内的斗争,本质是在争夺本派系的资源。
  这就是内卷了。
  内卷虽然一般烈度较低,但非常频繁。
  两个竞争者,会在所有方面,都展开明里暗里的较量。
  更何况,张方平和冯京,还有着一桩公案——这就是发生在嘉佑四年的刘氏老妪诉其侄刘保衡贱卖祖产案。
  案子很简单。
  就是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了汴京人刘保衡的宅邸。
  然后,刘保衡的姑姑刘氏老妪不服,认为刘保衡有贱卖祖产的嫌疑,一纸诉状告到了开封府。
  经审理查明,确认张方平在这次交易中有着利用权势,逼迫刘保衡贱卖祖产的嫌疑——刘保衡是酒商,而当时的三司,是都商税院和都曲院的上级主管部门。
  恰好,刘保衡经商失败,欠了都曲院和都商税院一千多贯。
  而张方平购买刘保衡的宅邸的价钱,刚好是一千多贯。
  于是,时任御史中丞包拯立刻对张方平以‘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的罪名发起弹劾。
  张方平旋即被罢,出知陈州。
  本来,这事情和冯京八竿子打不着,他乐得吃瓜看戏。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吃瓜也能吃到自己身上!
  第二年,包拯再次弹劾冯京,在京期间,曾与刘保衡有经济上的往来。
  不仅仅将官府的钱借给刘保衡去做买卖,他还曾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刘保衡处拿了许多银器,放到市场上变卖获利。
  于是,冯京人在扬州,就莫名其妙的被贬。
  对冯京而言,这个事情,责任完全在张方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女帝赐婚贬我为奴,我反手觉醒天谴图录 盗墓:百岁老人也有玻璃心 女友献身学霸,反手拿下全国状元 隐秘买家 魔君男二冲破次壁元成了我的忠犬 大学哪些事 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我的灵光往事 重开吧!蜘蛛侠!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相关推荐:
女友献身学霸,反手拿下全国状元 大学哪些事 我的灵光往事 重开吧!蜘蛛侠! 名捕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