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713章 宰相分鸡(2) (2/3)

管着。
  即使京西、河北等路的转运使,不是韩绛提名、举荐的。
  但副使和判官,则基本都用的是韩绛昔年的下属或者与其私交甚好的友人。
  这不是任人唯亲!
  而是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那么宰相就无法将自己的政策落实下去。
  至于那同判便民低息贷公事……
  这个差遣在起初是不起眼的。
  因为,能管的也就一个汴京,其他地方,有本路常平官,州郡也有通判。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民低息贷公事官署所能插手的事情越来越多。
  尤其是天子许之可同管勾诸司专勾司——虽然,并不能直接插手诸司专勾司的内部事情。
  只是可以监管、监督,并可在请旨后调阅、审查诸司专勾司的账薄。
  而诸司专勾司乃先帝元丰二年,于太府寺内所设的官署。
  其职掌审查在京诸司并文武官吏禄米、俸钱发放。
  上至宰相,下到斗吏,其每月俸禄、四季衣物、燃料的发放,都需要拿着券历,先到粮科院堪会,再送诸司专勾司审查。
  假若诸司专勾司认为不妥,可以立刻驳回,要求粮科院重新核查数目。
  换而言之,这就是个审查、监督官员俸禄的机构。
  是拿着钱袋子的官署。
  这从提举诸司专勾司的人是谁就能看出来——入内内侍省押班、宣庆使刘惟简。
  这位,是真正的天子心腹、鹰犬!
  自英庙以来,侍奉三代官家,忠心耿耿,于是竟得先帝许可,可在御前自称老奴、奴婢!
  想想看,自己家里,那些能自称奴婢、老奴的都是些什么人?
  而现在的诸司专勾司的职权,比之元丰更加强大。
  现在的诸司专勾司不仅仅审查在京诸司的钱粮禄米发放。
  其职权范围内,开始出现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东西。
  譬如说,有传说,只是传说哈——汴京新报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上报账本,提供给诸司专勾司审查。
  其出入明细,也都需要送诸司专勾司归档。
  也比如说,传说啊,年后就要扑买的抵当所,也需要定期向诸司专勾司报告自身经营情况和储备。
  而且必须将一笔‘足够的’现金储备,送到诸司专勾司,并由诸司专勾司清点后,押入大内封桩库中,作为抵押。
  而这便民低息贷官署,是外廷唯一一个,可以参与到诸司专勾司事务的官署,并且拥有监督、审查权的官署。
  于是,韩绛兼任的这判‘役法所检讨所’和同判‘便民低息贷公事’,也就成为了真正的首相权柄。
  如今坊间公认,某位大臣是不是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兼判役法检讨所、同判便民低息贷公事。
  是的话,不是首相也是首相。
  不是的话,就算挂了个尚书左仆射的头衔又有什么用?
  还不又是一个王珪?
  而随着元祐时代,韩绛兼任这两个差遣后。
  熙宁时代的宰相威权,重回都堂。
  韩绛这个宰相,名副其实。
  他可以推进他的政策,也可以不动声色的打压、限制那些掣肘他的人——别看你叫的凶,等你俸禄被卡的时候,肚子咕咕叫了,就知道厉害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和皇帝有足够的默契和配合)
  这也是元祐宰相,尤其是首相,如今被朝野艳羡的原因。
  只要坐上去了,拿到了权力。
  那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就有施展的空间。
  两宫并不懂庶政,哪怕学了两年,还是很生疏。
  少主则还太小,除了重要官员除授和战略决策外,他并不管其他事情。
  宰相,成为了亚君。
  吕公著听着,当今就谢道:“多谢左相举荐,某必不负左相所望。”
  韩绛笑了笑,道:“右相别高兴的太早了。”
  “老夫在致仕表章上,还称赞了一个右相可能不喜欢的人。”
  嗯,他和吕惠卿之间的交易,已经完成。
  为了颜面,也为了挽尊。
  韩绛并不会直接推荐吕惠卿回朝,但他在表章上,极力称赞了吕惠卿在河东的政绩,说他是‘国家贤人’,只要‘陛下用之,必可大助于国事’。
  这其实和推荐吕惠卿回朝拜执政,或者去熙河没有区别了。
  吕公著哪里知道这个?
  为了展现自己的胸襟,他当即亲昵道:“请子华相公放心,老夫还是能容人的。”
  韩绛呵呵的笑了笑,他开始期待,明年吕公著和吕惠卿在都堂上剑拔弩张的模样了。
  同时他也开始期待,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山村红颜 我的独立日 地标节:觉醒年代 师姐别砍了,我真不是渣男啊! 钓走你的鱼,再掀了你鱼塘 七零对照组,我抢了女主的残疾军官 夫人六岁半,沈爷轻点宠 全员读心!玄学小公主称霸皇朝 一念万象
相关推荐: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我的独立日 地标节:觉醒年代 师姐别砍了,我真不是渣男啊! 钓走你的鱼,再掀了你鱼塘